专家回应气候变化四大焦点:气候变暖是"编造"的吗

2012-03-15 15:42:28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是否停滞?人类活动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能否预估?气候变暖影响利大还是弊大?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我国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北方干冷,南方湿冷,遭遇了连续第二个“冷冬”。除了我国,从亚洲到欧洲,不少地区遭遇罕见的寒潮暴雪袭击,甚至创下最低气温的历史纪录。很多人产生疑问:气候,是否已经开始变冷?

实际上,这也是国际科学界存在争论的问题之一。在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上,科学界存在着一些不同认识,甚至是相反的看法。

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罗勇。

欧亚地区的寒冷天气,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

记者:国内外都有专家认为,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即便有所升高,也是微不足道的。还有人认为最近十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停滞了。您怎么看这样的观点?

罗勇:最近几年,近百年全球和我国地表平均温度均显著升高的事实得到了进一步确认。过去百年全球温度升高是真实的,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到目前仍然没有停滞。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趋势已经停止或者在向变冷的趋势演变,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

近百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加了0.74℃。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陆地表面升温速率加快。2010年是近百年全球最暖的一年,2001—2010年是近百年全球最暖的十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一份最新声明中指出,2011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20世纪中叶的基准温度偏高0.51℃,为1880年以来第九热的年份;迄今为止,全球最热十年中,除1998年以外,其余9年都出现在2000年以后。另据美国海洋大气局的监测结果,2011年与1997年并列为1880年以来的第十一个最暖年份。而且, 2011年是1951年以来所有“拉尼娜”年(“拉尼娜”指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水事件,在“拉尼娜”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相对较低)中最暖的一年。尽管这两个机构所使用的资料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但一致认为2011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欧洲和东北亚地区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地甚至创下最低气温的新纪录,但放眼全球,还有很多地区温度很高,比如北美地区。从全球平均来看,2011年12月是有记录以来的第十个最暖的12月;2012年1月是第十九个最暖的1月。因此,仅凭过去这个冬季某些地区温度偏低就断言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尚无依据。实际上,某个冬季的冷空气活动,属于天气尺度的现象,与全球气候变化不同,后者要考察几十年以上的变化。因此,这次寒冷天气事件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

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去年11月发布的中国《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显示,1951年以来,我国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1.38℃,约合每十年上升0.23℃,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升温尤为显著。2007年是近百年我国最暖的一年,2001—2010年是最暖的十年。根据《2011年中国气候公报》,2011年全国平均气温9.3℃,较1971—2000年平均偏高0.5℃,位列1951年以来的第十四高值,也是1997年以来连续第十五个偏暖的年份。

我还想特别强调一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寒冷天气在总的趋势上是减少的,但也不能排除在某些时间、某些地区会发生冷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普遍比较暖的大背景下,突发一次冷的事件,其影响可能会更为严重。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气候模式 气候增暖 升温速率 全球增暖 自然因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青花瓷龙亮相江西景德镇

明星脸部合成照迷倒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