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沪“女猎人”海外追逃日记 逃犯归案是一种解脱

2014-12-15 16:49:23 来源:解放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每个外逃的“狐狸”,都有故事:有人高学历、高智商,手法多样;有人久经商场,社会经验丰富;有人生活曲折坎坷,决意“横竖横”……

面对这样一群复杂、狡猾的对手,且要远赴海外追逃,“猎人们”可谓困难重重:语言关能不能过得了?当地警方能提供多少帮助?还有多少未知的风险?

11月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经侦支队女民警郜燕华踏上了远赴南非的追逃之路。海外7日,郜燕华在日记里记录了海外追逃行动的全过程,“猎狐”的艰辛、无奈与兴奋,得以一窥。

沪“女猎人”海外追逃日记 逃犯归案是一种解脱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上海公安提供

2014年11月1日北京晴

父亲去世都没回来

她会跟我们走吗

北京时间深夜11点,我们登上了飞赴南非的航班。实在没想到,第一次去非洲大陆,竟然是执行追逃任务,心情还是有点小激动。

一上飞机,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异国气息。同一架飞机上,周边坐的不少都是黑皮肤、卷毛发的老外,飞机还未起飞,仿佛已经置身于非洲。

漫长的飞行旅程,正好整理下思路。

此次飞赴南非开展追逃的对象是一名59岁的女性。上飞机之前,我们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施燕,祖籍上海,17岁时支内到了陕西宝鸡。长期以来,她一直从事对外贸易,后来到南非做起生意。

2008年6月,施燕与上海一家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订购一批文化衫,支付了第一笔14万元人民币预付款,随后便返回南非。

然而在这家贸易公司按合同约定发货后,身在南非的施燕却迟迟不再付款,甚至一度失去联系,导致这家进出口贸易公司损失87万元人民币。

这家公司选择了报案。2008年12月29日,浦东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开始立案侦查“施燕合同诈骗案”。

2014年11月2日南非晴

这一趟,我们来对了

南非与上海相距甚远,很难掌握施燕在南非的具体行踪。但我们没有放弃,围绕施燕的社会关系进行不间断的排摸。

在“清网行动”中,我们了解到,即使父亲去世、妹妹去世,施燕竟都没回国奔丧。如今国内还有她的八旬母亲和尚未成年的儿子,于是准备打出“亲情牌”,希望借由她的母亲和儿子向她传递信息,劝她回国协助调查,把问题说清楚。然而施燕的母亲总觉得女儿回来就是“关进去”,不愿意配合我们工作。

“猎狐2014”专项行动启动后,我们又将施燕纳入了工作重点。通过公安部的协调,我们与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取得联系后,将施燕的协查发往南非,希望能获得她的下落。

不久之后,好消息传来,在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和当地警务联络官的努力下,最终在南非找到有两个“施燕”,经我们辨认,确定其中一个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海外逃犯。

找到施燕的下落,我们通过当地的警务联络官一直与施燕保持联系,告诉她“猎狐2014”专项行动的相关政策,希望她能回国投案自首。

几次接触下来,感觉得到,施燕其实也很想回国,她至今认为在该起案件中自己也是“受害者”,想要讲清情况。但由于对国内的政策和信息了解得很少,从母亲那里获得的消息让她觉得自己回来“就要被关”,才让她一直无法下定决心。

看来有戏!

于是,公安部经侦局、国际执法合作局、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以及浦东公安分局经侦支队组成联合工作组,飞赴南非,对象就是施燕。

飞机离上海越来越远,目的地是陌生的黑色大地,我在心里默默期盼,此行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南非当地时间上午10点、北京时间下午4点,我们的航班缓缓地降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我们一行人都是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心头涌上一种别样的感觉。

在候机大厅,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的警务联络官小李早早前来接机。这位在电话里已多次联系的陕西小伙,比我想象中腼腆得多。大家相互介绍之后,就乘车赶往中国驻约翰内斯堡总领事馆。

尽管只能缩在车上,忍受一夜飞行和时差带来的头痛,但我依然被一路上窗外特有的异域风光吸引着。据说这是到访南非最好的时节,因为紫樱花都盛开了。当然,对于这样一个风景秀美的国家,我们此行所能看到的,也只能是这窗外的风景了。

到达使馆后,小李向我们简要地介绍了施燕目前在南非的一些情况。“施燕虽然在南非做生意,又嫁给了南非当地的一名南非籍白人,但生意依然遭受挫折,生活十分艰难。”作为一名当地的警务联络官,小李已多次与施燕联络,对她的情况了如指掌。

自从发现了施燕的行踪,我们这一个月一直通过小李反复向她讲述“猎狐行动”的相关信息,特别强调自首可获得的宽大政策。施燕也几次向小李表达,她非常想回国,但还是顾虑重重。

她在顾虑什么?

顾虑一方面来自母亲,老人家仍旧抱持着老观念,反复提醒她:“你是通缉犯,跑回来,肯定会被抓起来关进去。”

另一重顾虑是,当年的报案人也联系过她,还放出了狠话:“就算你在国外躲着,也一定会把你给抓回来。”

这些信息混杂在一起,让忧心忡忡的施燕在心里画了个圈,把自己给圈了起来:合作过的贸易公司“能量”很强大,就算自己有难处、有情理,也狱劫难逃。

而这些消息再经施燕转述给老外丈夫,本就对中国知之甚少的他更是强烈反对施燕回国。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们一行人既感到忐忑,也看到了机会。忐忑的是施燕显然受到多方影响,对上海警方和“猎狐”行动存在误解,打消她的顾虑需要劝服,而我们的签证只有短短的7天。机会是小李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做了相当到位的劝说和宣传工作,相信只要我们能与她面对面,把最真实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她,就一定会触动她。

隐隐地感觉,这一趟,我们来对了。

编辑:于熙 标签: 施燕 逃犯 南非世界杯 追逃工作 猎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2014国际泳联花样游泳大奖赛完美收官

盘点最贵的10张照片

故宫附近寺庙变豪华会所不让百姓进 可坐龙椅

双子座流星雨壮观美景

精彩热图

西安明代秦王古墓被垃圾覆盖

河南新乡一KTV发生火灾 1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组图)

西安一小区停电 业主物业门口烤火“抗议”

渔民渤海湾捕获重100余斤巨型“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