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黄洋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复旦投毒案"二审纪实

2014-12-11 16:16:4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新华网上海12月10日电(“新华视点”记者黄安琪) “黄洋系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致急性肝坏死,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在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二审中,“有专业知识的人”胡志强给出的法医鉴定意见引起广泛关注,黄洋的死因成为二审中最大关注焦点。

“有专业知识的人”提出“肝炎致死说”

在8日的庭审中,法医胡志强作为“有专业知识的人”出庭。据辩护人介绍,他从事法医鉴定工作30余年,曾在公安系统和检察系统工作多年。

胡志强认为,黄洋系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致急性肝坏死,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在被审查人黄洋的整个病程中,有过4次针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检验:2013年4月3日上午9时只有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161.8;到了4月6日,乙肝病毒e抗体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均变为阳性;4月8日、4月12日乙肝病毒表面抗体、e抗体和核心抗体仍然为阳性。这种情况其他原因不可能造成,唯一的解释是黄洋感染了乙型病毒性肝炎。”

胡志强还表示,如果是二甲基亚硝胺中毒就不会表现出乙肝病毒性抗体阳性的现象。“这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偶然地巧合在了一起,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独立存在,完全可以表现出黄洋的一系列症状,不需要二甲基亚硝胺的介入。”

同时,辩方律师表示,在此前中山医院的治疗中,4月7日的病历显示,当时消化科和血液科的专家有一个会诊意见:不排除爆发性乙肝引起肝衰竭。

对此,上海市人身伤害司法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人陈忆九法医表示,黄洋符合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继发多器官衰竭死亡,并且是五位鉴定人的一致意见。

林森浩的辩护律师则认为,根据相关尸体检验的规定,应该在尸检时对尸体中的血液、尿液、肝脏进行毒物检测,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市司法鉴定中心两次尸检均未进行这样的检测,且在之前的全部检测中,只做了二甲基亚硝胺的定性检测,但二甲基亚硝胺广泛微量存在于人体血液、尿液、自来水等之中,只做定性分析,不做定量分析,是缺乏法律意义的。因为,之前的全部检测出的二甲基亚硝胺,可能是本身存在于人体中的。

对此,检方认为,“有专门知识的人”胡志强并未对黄洋进行尸检,只是根据文献、报告、病历等材料作出结论,就推翻此前的鉴定意见,并不认可。而且,死因应当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而不是根据被害人的某项单独指标来进行判断的。

审判长当庭表明,胡志强所说的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鉴定意见,应该作为对鉴定意见的质证意见,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化妆后就认不出来了 体育女星写真大PK

南宁现高空悬空“别墅” 横跨两楼似天桥

重庆现《千与千寻》奇幻街景

河北一大学拒绝“课堂低头族” 学生上课“人机分离”

精彩热图

乌鲁木齐一火锅店请百名环卫工免费吃火锅

母亲手紧紧拉住跳桥儿子20分钟

郭敬明豪宅曝光 在国内外有房产十几处(图)

南京紧张筹备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