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行效率提升
今年清明、"五一"等节假日,不少"自驾一族"迷上了一个名为"路线·途"的微博。瞧,5月1日,微博上的信息不断:"上午8时,G1501(东环)高东收费站进口较为拥挤。请各位去崇明游玩的朋友注意行车安全;""S4将于5月1日17时至5月2日6时对下行(市区方向)金都路至春申路路面进行施工,建议司机朋友从S32、G15绕行"……
这是上海市公路路网管理中心的官方微博。在这里,每天有工作人员即时播报上海公路的交通状况。支撑发布信息准确性的,是一套完备的"上海市高速公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能及时掌握路况信息,还能对交通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研判,将交通状态分为畅通、拥挤、阻塞等不同程度,分别以绿、黄、红三种颜色显示,驾驶员们可通过道路上的信息板、网络、热点电话等多种渠道获得最新的道路信息。有了这样的道路交通"千里眼"、"顺风耳",出行的效率自然大为提升。
为城市管理装上"奔腾芯",发生在上海公路上的变化,还只是沧海一粟。整合各类资源,能使之在"集聚-裂变"的过程中释放新的能量。"十一五"期间,上海整合城建领域热线资源,建立了统一的"12319"城建服务热线。市民碰到各类"急难愁"问题,无需再记下繁杂的电话号码后向各专业部门反映,而是由"12319"一口受理、督办。去年一年,"12319"共接听市民来电约67万个。一套覆盖全市18个区县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也已建立,以实现城市管理"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管有力"。截至去年底,上海网格化管理已累计立案382万件,结案379万件,结案率达99%。
市民生活品质更高
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如何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化解民生难题,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这是事关重大的课题。
绿地江桥基地是上海最早启动的保障性居住社区,记者看到,小区不仅在组团、绿化等综合环境上动足脑筋,节能技术也丝毫不含糊,运用了节能门窗、外墙保温系统、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绿化节水灌溉等多种节能设备。上海以实际行动证明:保障房的建设,要与社会发展并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旧区改造,居民们既盼又怕,盼的是能尽快改善居住条件,怕的是动迁过程中不公平。2008年起,上海实行旧改新政,以事前"二次征询"制度,分别解决居民"愿不愿改造"和"如何改造"的问题。已经开展事前"二次征询"的46个地块,全部通过规定比例正式启动改造……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郊区农民理应分享。上海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仅去年一年,就完成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3200多户、村庄综合改造114个、"村沟宅河"整治1000余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4万户……"十一五"的帷幕已缓缓谢下,"十二五"开局成绩斐然。"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突出城市安全,加强工程建设和设施运行管理……"来自市建设交通委的消息显示,一份包括10项主要任务在内的建设"大菜单"已经出炉。崭新的"十二五",带来的将是一个更为整洁、有序、高效、安全的上海。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