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四川每10对新人扯证3对夫妻离婚 30岁后结婚增多

2015-01-15 11:01:53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成都地区离结率为38.6%

在成都地区,离结率也是呈现上升的趋势。2000年,成都离结率为11.12%,2003年这个比例是15.30%,2013年达到了37.75%,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成都共办理结婚登记129680对,离婚登记50084 对 ,离 结 率 为38.6%,超过了全省水平。

从数据上看,四川省离结率逐年增加,很多人开始不淡定了。网友“dlan110”说,“离婚这么多,再这样下去,就杯具了。”情感专家、心理干预咨询师李旭东表示,离婚人数和离结率的增长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待,一方面这种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说明人们对物质、精神的需求提高了,人本主义意识加强,人的活动更加自由,同时,也说明妇女地位在提高。”而另一方面,这也与部分人的道德滑坡有关,“不可否认有些人在婚姻中或离婚后习惯把责任推给对方。”李旭东说,除了生活习惯、价值观、感情基础等因素外,对婚姻的不负责也是离婚的原因之一,“但这部分人的行为并不能代表全社会,更不能以此给社会定下属性。”

年龄越来越晚

连续8年30岁以上结婚人数超30%

从2006年至201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按照登记结婚年龄,25-29岁一直都是结婚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但值得注意的是,30岁以上登记结婚(包括再婚登记)的人数每年都在总人数的30%以上。以3年为例,2006年30岁以上登记结婚的人数占总数的37.36%,当年25-29岁登记结婚的人占到27.2%,2010年和2013年,30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分别占到当年总结婚人数的35.61%和35.19%。比较而言,每年30岁以上结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这种现象是比较正常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明洁称,人的生命周期节奏会随着社会工业化的过程改变,在传统社会中,观念、舆论等因素普遍期待年轻人早点成家,但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人的工作节奏加快,加上社会舆论氛围更加宽容,所以很多人将自己的生命周期节奏后移。

“但要完全走向宽容还需要时间。”何明洁坦言,目前我国社会现代化水平还处于过渡阶段,因此在经济、主流观念、舆论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发展。“当社会成员的生命周期安排与主流期望不匹配时,他就会产生压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到过年过节,很多“剩男”、“剩女”面对亲朋好友的“逼婚”会有很多压力的原因。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女工头被撞身亡 丈夫含泪给工友结薪10万

长沙街头现反腐败漫画 城管称过于负能量

哈尔滨“1·2”大火受灾群众首次返家

南宁违章电动驾驶者被罚看3小时安全教育视频

精彩热图

援塞医疗队队员王小艾:被推迟的蜜月

湖北宜昌现“楼顶停车场”

大山里的天梯信使

劳伦斯·许“中国定制”启航巴黎高级时装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