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吉林好人”发布厅发布10名“吉林好人 最美孝心儿女”

2014-10-27 11:06:58 来源:中国吉林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十四年如一日 孝顺好女婿传递正能量

——长春市朝阳区桂林街道湖光社区赵福

赵福,62岁,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桂林街道湖光社区一名普通居民,但发生在他身上敬老爱老的故事却不普通,他的事迹被大家口口相传,正在为和谐社会传递着一份积极正能量。

赵福自小就孝顺,常帮父母干农活,家中有1个哥哥,3个妹妹,但父母最喜欢他。哥哥37岁因病去世,迫于生计,1970年赵福来到长春,父母就交给了三个妹妹,自己只能赶着休息回去看望父母,1993年父亲因胃癌去世。2003年赵福一家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他和妻子决定把母亲接过来一起生活,还没等入住新房母亲就过世了,没能让母亲享享清福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憾。但他把一片孝心献给了岳父母,把他们当做亲生父母来赡养。

赵福的岳父杨绍起出生于1910年,岳母杨于氏出生于1919年。二老养育五名子女,妻子排行老四,是老人唯一的女儿。按照中国传统,养老送终应该是儿子的事,但在杨淑芹家不一样,2000年,老两口年岁已高,却只愿与女儿女婿同住。当时赵福刚下岗,腿骨折还没好,女儿读书,一家人凑合住在租来的25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十分窘困。在要啥没啥的情况下,老人还坚持和他们一起生活,赵福和妻子说:“只要老人不嫌弃,愿意来就让他们来吧。”为此,直到回迁前赵福一家都住在房外接的偏厦里。

岳父杨绍起个性极强,喜欢支配别人,全家人都要按照他的意愿行事。就是老人的脾气,导致了儿子和儿媳对老人敬而远之。回迁后,老人早餐喜欢吃开水泡核桃酥,如果早晨开水没及时烧好,就会大发脾气,为此赵福每天按时为老人烧好水。老人最爱吃地瓜,地瓜就成了家里必备品。为了增强老人体质,赵福总是早早地给老人打好新鲜牛奶。有一次,卖鲜奶的没来,他给老人买的袋装牛奶,杨绍起喝一口之后感觉味道不对,就将热好的牛奶连碗一起摔到了墙上,说他们是拿坏牛奶糊弄自己,妻子杨淑芹看不惯,就和老人吵了起来,赵福立马给老人赔不是,耐心解释,直到老人平息怒火。背地和妻子说:“别和老人计较,岁数大了,他们多活一天乐呵一天,不是咱们的福气吗。”

赵福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深得杨家兄弟的敬重。除了他们主动给老人零花钱外,赵福夫妇从没有跟他们提过一嘴赡养费的事儿,尽管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他们说父母是自己的,不用攀比,老人愿意和我们一起生活是我们的福分,让老人活的开心,就是我们的幸福。

2011年,岳父因为年岁已高,经常因病卧床,期间赵福对老人更是关怀备至。整夜陪岳父同住一室,时刻照顾,防止老人发生意外;有2次老人晚上发生心绞痛,都是因赵福发现抢救及时,老人才脱离危险。2011年年底,老人突发心梗,临终前几分钟,虽然无法言语,但一直紧握女婿的手,笑着安详的离去,享年101岁。岳父过世后,赵福发现岳母话少了,每当天气好的时候,赵福夫妇便领着老人晒太阳;老人最爱吃赵福做的烫面疙瘩汤,只要老人想吃了,赵福就给她做吃,尽全力满足老人的各种要求。经常给老人洗澡,烫脚,每天给老人量血压,陪老人聊天,哄老人开心,如果哪里不舒服,都会及时带老人上医院检查。岳母在赵福的精心照顾下,除了血压高和耳朵背点,其它身体状况都较好。赵福的女儿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也特别懂事孝顺,经常帮妈妈做家务,陪姥姥唠嗑,老人感到非常幸福。老人说:“以前想法是养儿子为了传宗接代和防老,总以为女儿嫁人了如泼出去的水,终归是别人家的人,现在看来我的想法是错的,好女婿也能养老送终啊。”

说起赵福,看似简单平凡的人生,实则非常不容易。年幼家境贫寒,但他肯学习爱专研,虽然工作几次遭遇下岗,但他始终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独自承担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面对岳父母、妻子女儿,从来都是笑容满面,尤其在妻子与岳父偶有口角时,他还极力从中调和。赵福孝敬老人的事迹让邻居们都非常叹服,他也已步入老年行列,用他的话来说:“我很高兴,很自豪,我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老人还健在,这是很幸福的事儿,就想尽心尽力地去照顾、关心她,让她开心幸福的活过100岁。”

编辑:黄适 标签: 阮冬梅 1970年 老人 吉林好人 鼻饲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山东黄岛现“纸壳课桌椅” 被雨淋后开裂遭网友质疑

图片故事:镜头里的地铁浮世绘(组图)

南昌青山湖遭蓝藻侵袭 百亩湖面如泼绿漆

90后妈妈深夜扮女鬼爬行盗窃 店主看监控被吓坏

精彩热图

福建泉州“停车之神”神秘现身 现场示范引来惊叹

三亚鱼货市场现白鲨宰杀

北京校园设快递超市 保证校园秩序(图)

血袋饮料助阵沈阳万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