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中国知难而进延续经济奇迹
2011-07-31 14:36:0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制度安排

此间专家普遍认为,下一步的经济发展,需要配以好的制度安排并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

顶层设计是今年以来说得较多的词汇。这意味着,中国改革走到现在,需要理性、需要统筹、需要全局观,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总体设计。

“这是在探索一个新的改革路径。”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说,“中国要超越以往侧重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创新的改革布局和改革战略。”

如果要保障中国未来的发展,则需要消除对GDP的盲目崇拜,这必须通过完善官员考核体系来完成;面对贫富差距的加大,必须从国家层面改革分配制度;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问题,则需要政府从战略层面破除制约民企发展的现实瓶颈;对于房价暴涨以及随之而来的暴力拆迁等民怨集中的问题,则需要综合利用经济和社会手段加以解决。

今年“两会”通过的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对官员考核要强化“综合评价考核”,同时强调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西北的甘肃省,14个市、州党政官员的“工作实绩评分表”中的主要经济指标考核权重从50%不断下降至25%,与之对应的是,社会发展指标权重已上升到51%,远远超过经济指标权重。(参与报道记者:刘铮、朱国亮、勿日汗、曹霁阳、王军、高星、宗巍、陈国洲、叶前)

来源:新华网(记者张正富 刘刚 胡苏 顾烨) 编辑:孙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故宫就宋代哥窑瓷器损坏作出说明
中国成功发射“实践十一号02星”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