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候鸟老人南下过冬 满街东北腔似在黑龙江(图)

2014-11-02 16:22:48 来源:大庆网
打印文章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滇桂渐成“猫冬”地

以往,大庆的“候鸟老人”“猫冬”,选择的地点都是海南,可近一两年,这种势头有所变化,一部分老人将目光转向了西南,选择云南和广西,作为自己的“猫冬”地。

据记者了解,每年有大约20万北方老人在海南三亚越冬,在这些“候鸟”中,黑龙江人约占80%,哈尔滨人居多,其次就是大庆老人。

在三亚市的丹州、卓达、山屿湖、东岸假日、金凤凰等很多居民小区,“候鸟老人”非常密集,随便搭个话儿,就能听到韵味十足的东北腔。

由于众多北方老人的涌入,造成了当地养老公寓的价格逐年升高,养老成本不断增加。气候相对温和、自然环境同样秀丽、物价又不算高的广西和云南,成了另一些大庆老人的理想“猫冬”地。

身体较差的孙大妈今冬打算到广西疗养,她告诉记者:“近两年到三亚过冬的花费大幅度增加,所以今年选择到广西,明年4月末再回大庆。”

此外,广东省一些风景优美、消费不算太高的城市,如湛江等地,也日渐成为一些老人的“猫冬”地。

最想家乡老味道

尽管广大大庆“候鸟老人”南飞选择的目的地大都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但漂泊在外,总有那么一点点缺憾。

周大爷说,在大庆的时候,总是羡慕生活在海南的人,羡慕他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热带水果,到海南后也都吃到了,但这些热带水果只有一少部分符合咱的口味,大部分还是吃不惯。有时特别想吃家乡的冻梨、冻柿子,可这些在海南是没有的。

家乡菜也让很多人留恋。孙大爷在海南住两个冬天了,他馋家乡的酱炖卤水豆腐、酸菜汆白肉,想黏豆包、想土豆炖茄子……尽管也尝试着在海南的家里做这些,可由于从超市买的酱料及原材料都和家乡的不同,所以做出来的菜,和家乡菜的味道还是不一样。

于是,一部分“候鸟老人”起程飞海南的时候,都会大包小包带一些家乡的土特产,东北的大米、大酱、木耳、小米,有人甚至连大葱、土豆都往海南倒腾。

评论

“候鸟老人”开启幸福模式

谈起候鸟生活,这些大庆退休的老人们都说一个“好”字,幸福写在他们的脸上。

能够开启“候鸟模式”的大庆老人是幸福的。这说明,他们已经有条件实现“异地养老”或“旅游养老”,对于一些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冬天寒冷、空气质量差的北方城市而言,能够成为“候鸟老人”无疑是小资而诗意的。

老人“候鸟”迁徙式越冬方式渐成为居家养老新模式。从本质上讲,“候鸟老人”只是“异地养老”的一种。

“异地养老”无疑可圈可点。它既是一种旅游,能长见识,愉悦身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改变,更有利养生和身体健康。而且,这种方式还能帮助老年人交到更多的朋友。

如果一些大城市的老人选择到小地方去养老,还有可能降低城市人口数量,缓解交通压力。

然而,除了经济收入及房产问题之外,囿于种种现实,要实现“异地养老”,对大庆多数地方的老人而言,还是有困难的,但无疑的是,“候鸟老人”开启的是一种新的、幸福的生活模式。

编辑:黄适 标签: 候鸟 候鸟老人 猫冬 满街 异地养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边防官兵-10度赤膊进行雪浴抗寒训练

广东武警包围村庄搜捕越狱犯

沈阳木匠自制木质电动汽车 最高时速可达30公里

长影世纪城开放“丧尸医院”迎接万圣节

精彩热图

吉林省雾霾天气持续

北京:2014红牛跑酷大赛总决赛落幕

201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雨中开跑 选手奇装异服奇葩多

北京申冬奥宣传片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