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候鸟老人南下过冬满街东北腔似在龙江
东北网10月31日讯 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时下,北方已入深秋,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有一群老人,开始打包行囊,成群结队,南下海南过冬。
当和煦的春风唤醒北国冬眠的草木,他们又兴高采烈地“北上”消夏,他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候鸟老人”。在大庆,很多老人热衷这种双城生活。
近日,记者走近了几位“候鸟老人”,和他们聊起了“候鸟生活”。
满街东北腔“似在龙江”
当你在街上冻得直哆嗦,张大妈却在沙滩穿着“人字拖”;当你在为穿哪条秋裤烦恼,王大爷已在三亚洗上了海澡,一边洗着海澡,一边还哼着小曲:“我是一只小小鸟,我飞呀飞,飞到了海南岛……”
68岁的王大爷和张大妈老两口都是咱大庆人,今年是他们第四年到海南“猫冬”。
王大爷说,他起初不想去,可儿子前些年在海南买了房子,“就是打算让我们老了,到这里生活。当时,我就想,在海南谁也不认识,南方人说话咱也听不懂,人不得憋死呀!可真到了这里才发现,根本不是想的那样,满街都是说东北话的,要想找个纯正的海南本地人反倒困难。”
徜徉在三亚冬日的海滨和大街小巷,除了阵阵椰风和标志性的海滩,到处都是说着北方口音的“候鸟老人”。
半年住海南很滋润
三亚,位于北纬18°,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椰风、海韵、阳光、沙滩……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使三亚成为越来越多北方老人越冬的首选,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更是把三亚当做康复天堂。
71岁的周大爷退休后,就和老伴开始全国游,海南是让他最惬意的地方。
2006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他们一家在三亚某小区买了一套50平方米的小户型,当时每平方米只有3000多元,属于公寓式住房。2007年,简单装修后,老两口就开始去住了。“每年4月底回大庆,10月份再去海南。”周大爷的生活很规律,每年在海南住半年,回大庆住半年。
周大爷的房子不仅自己住,还是朋友去海南的度假休闲房。“有亲戚朋友去海南玩,我们如果不在那里,就把钥匙给他们,他们可以住在房子里,自己做饭,又省钱又省心。”周大爷说。
随友而居不寂寞
候鸟喜欢群体行动,“候鸟老人”也是如此。岁数大了故土难离,难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舍不得熟悉的生活圈子。
但现在,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不是问题了。
周大爷在海南买房子后,回到大庆,就开始动员自己的老哥们也去海南买房,并给对方介绍那里如何适合老年人养老,有何景色等,并带几个老友专程去海南参观了一圈,几个老哥们看后都很满意,于是都在同一个小区相邻的楼里买了房子。
几家人一起装修,一起布置房子,几个老哥们一起在海南过冬养老,平时凑在一起下棋喝茶,喝点酒聊聊天,生活一点不寂寞。
海南天气好,空气好,对治疗老年人各种疾病很有好处。随友而居,邻居队伍越来越壮大。“这些年,来海南的大庆老人越来越多,时间长了大家都接触上了,大家凑在一起聊天特别亲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周大爷说。
一些买不起三亚房子的老人,就每个月花几千元钱租个3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加上生活费等开销,一个人的工资也够了。很多“候鸟老人”感慨:“现在生活好了,经济条件允许了,过去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