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海南记录在册黎族常用草药800余种 资源日渐遭破坏

2014-10-21 10:36:50 来源:海南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海南记录在册黎族常用草药800余种 资源日渐遭破坏

黎药磨盘草

海南记录在册黎族常用草药800余种 资源日渐遭破坏

  黎药青葙

满目青山入药来

调查记录黎族常用草药800余种

一把砍刀,一个小背蒌。10月16日下午,吉信伟带着记者进山,他要教记者认识一些常见黎药。

“平时上山干活,就可以带些草药回来。”在懂草药的黎族同胞眼里,房前屋后、田边地头、林下沟边……都生长着草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吉信伟的母亲67岁了,上山采药已经很困难,但她平常放牛时,遇到一些好的药材也会顺手采回家。

“这是火炭母(黎语:包背),可以治无名肿痛;这是黄荆,将它的叶片配姜捣烂,敷在肘窝、膝窝、胸背等处,可以治各种肚子痛;这是牛筋果,可以治胃痛,把它的叶和杆煮水给小孩洗澡,可以治水痘。”每走一步,那些田头路边生长着的不起眼植物,都是吉信伟口中有奇特疗药的黎药。

最为神奇的是一株很普通,隐藏在灌木丛的一种藤类植物。“砍下一藤条,两头砍断,就会有汁液流出,我们常常直接将这种汁液吹入红眼病患者眼中,两三次之后,眼病就可消除。”看记者面有疑色,吉信伟砍下一小段藤条交给记者。

藤条非常柔软,难以折断,目测断口处,有极其细密的“气孔”。记者用嘴一吹,果然,一股清澈的汁液喷入掌心,非常清凉。原来,藤条上的“气孔”装的并不是气体,而是汁液。

张玉英老人告诉记者,黎族人世代居住在大山中,黎药都是代代相传,她的黎药知识就是从外婆和母亲处学来。“山上的动植物都可以入药,就是我们用来盖船屋的茅草也是一种黎药,可以凉血、解毒。”

家住东方板桥镇高园村的黎医方世川家就种了不少草药。“海南龙血树、益母草、淡竹叶、海南黄花梨……在黎药里都是药。”带着记者参观小药圃,方世川很自豪:“我们黎族人对植物的习性非常了解,千百年来,黎族祖先的动植物知识与经验代代积累,就有了越来越丰富的黎药品种。”

方世川认为,黎药资源之所以非常丰富,一是所在地区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二是黎族居住的地方大多在海南大山区,开发与破坏相对较少,很多动植物资源得以保护下来;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黎族人善于利用天然药物,在长期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动植物可以入药。

“黎药资源非常丰富,懂药的黎医只要一进山,所见植物大部分都能入药。”从2005年开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戴好富就带领团队采集、收罗民间黎药及其验方,先后主编了三册《黎族药志》和《海南黎族民间验方集》。该书记载:据不完全统计,黎族的传统药物资源非常丰富,常见药物就有800余种,仅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黎医使用的草药就有300种左右。

我省也于2012年6月启动了中药普查工作,其中包括“黎药”的专项普查。目前,中药普查的野外工作结束,“黎药”专项普查小组访问了9个县市19个乡镇30位草医,就记录到了黎药576种,334种药用植物的传统用法,包括常用的有异木患、鸡矢藤、鹅掌藤、蒌叶等;属于国家重点品种的有30种,如石菖蒲、海南砂仁、马蓝、木棉、鸦胆子等;还有珍稀的海南特有种,如海南粗榧、见血封喉、海南龙血树、海南黄花梨、海南降香檀等。

编辑:刘婧 标签: 草药 入药 海南粗榧 鹅掌藤 鸡矢藤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保险箱商家放百万现金求砸开 大妈不服挥锤上阵

江西九江学院女学生装修复古宿舍

长春一小区水泥缝里长出“巨无霸白菜” 直径一米

荔浦县工业农业争做排头兵

精彩热图

长春一小区水泥缝里长出“巨无霸白菜” 直径一米

广州陈家祠广场成短命建筑 8亿打造使用4年被拆

重庆城管背后的“女城管”

探访重庆的自由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