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 草莓易长虫施药多
“市场上普通方式种植的草莓,用农药比较多,确实存在食用安全隐患。”广西农科院园艺所副研究员陆玉英告诉南国早报记者,草莓本身就是易染病的浆果,南方高温潮湿露水重,加之果实又距离土壤很近,很容易生病长虫,现实情况下必须不停使用农药。
“另外,出于价格考虑,很多农户选择自繁自育的普通种苗,而不是进口的脱毒苗。”她说,普通种苗本身带毒,不健康的苗源长出来后,必须施用更高级的农药才能治病。这样的草莓一季种下来要喷二三十次农药,因此也被称为“在农药里泡大的水果”。
有技术,肯投入,少施药也能种出甜草莓
离开了农药就会“生病”,难道味道香甜的草莓就这样成为“毒果”,只能被放弃了吗?经过农科专家努力,给草莓防病治病,并非只有用药一条路。
陆玉英表示,从苗源开始就选择脱毒苗,在生长过程中严格根据农业技术指导,良种+良方,才能种出安全的草莓。当然,这样种出来的草莓,成本也会高不少。
火热的摘草莓大军,也让武鸣伊岭岩的农户黄家焕动了心。去年10月,黄家焕发动全家做起了草莓园。做了之后,黄家焕才知道要种“不在农药里泡大的草莓”,每亩投入要超过普通草莓两倍多。比如,不脱毒种苗价格是0.5元左右一株,进口的脱毒苗价格要贵两三倍;搭建大棚每亩地又要多投5000多元。根据农科专家的技术指导,当季草莓采摘后,园区还要轮作水稻,既让土壤休息,也通过水浸等方式给土壤消毒。
但是回报也不少。真正无公害种植方式下,一季草莓只需要喷打低毒农药3次,10月种下的草莓,如果天气好,过了11月中旬就不再用药,保证安全。此后只需要人工摘虫、每天及时摘除烂果烂叶,防止病菌传播。
陆玉英之前曾在柳州调研,普通草莓一亩地使用的肥料和农药要3000多元。而无公害草莓,每亩施用的高端肥料花费2000多元,农药的花费则只需要100多元。
陆玉英说,区内的草莓研究起步不久,还没有特别大的项目,目前有技术人员在灵湾、武鸣、隆安三个点进行示范指导。草莓用农药过多的问题,全国都存在,“农药草莓”的存在,也恰恰展示了“安全草莓”的前景,“广西冬季阳光充足,气候条件好,发展冬草莓是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