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青春
姐姐毫无怨言地跟母亲回了家,我留在了城市里生活。养父母对我真的很不错,把能给的一切都给了我。他们为我找最好的小学,给我穿漂亮的衣服,学习绘画和音乐。
我的生活一下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我亲妈,想起和我一起长大的姐姐,心里也会因为思念而难过。
刚开始的那几年,母亲每年都要来看我一两次,拿着老家的玉米红薯,满满地堆在客厅里。
有时姐姐也跟着母亲一起来。我把衣服玩具都拿出来摆在她面前,让她挑几样带走。可她摇摇头,什么也不要。
10岁那年,母亲最后一次来看我。那晚,养母跟她聊了很多,大致意思是,你老这么过来看孩子,孩子怎么会跟我们亲?
后来母亲再没出现过。时间真的很残酷,它能冲淡情感,能让人变得冷漠。我也从未想过回去看母亲,曾经相处过的那些片段,也觉得遥远而不真实。仿佛我本来就是城市里的姑娘,本来就是这个家的亲生女儿。
上初中后,叛逆的我,常常不听师长的话,令养父母头疼不已。我跟老师顶嘴、发动班级“罢课”、彻夜待在网吧。
养父比较纵容我,认为我只是青春期到了,叛逆一段时间自然会懂事。可养母却对我诸多不满,觉得我很难调教。
我曾偷听到她和养父说:“当初叫你抱个小一点的孩子来养,现在好了吧,难管教不说,就怕养不熟,哪天她偷偷跑了,我们就真的是花了精力,又得不到好处。”
养父反驳她说:“我们工作那么忙,抱个小孩子怎么照顾得过来?更何况还是知根知底的人家比较放心……我们尽自己的义务就够了,倘若她真的不知感恩,也只怪我们教得不好。”
其实,对于养父母,我一直是心怀感恩的,这一点,今生今世都不会改变。
我原以为,命运会一直眷顾我,可到了初三那年,我的人生开始逆转——养父中风入院,半身不遂,整个家庭都陷入危机之中。
我没考上高中,养母冷冷地说:“那就不要读书了,反正你也不想读。”
我哭着要离家出走,可是我能去哪儿呢?我甚至连回老家的路都不记得了,亲生母亲的摸样,在脑海中只剩一个模糊的轮廓。我感到无助极了。
其实我很愧疚,在养父病情最艰难的时候,我没有把心思放在他身上。我虽然也去医院陪伴他,但总是心不在焉。
他稍微好转后,跟养母商量,还是得让我读书。既然我读不了高中,就让我读职校。
最后,养母决定让我去职校学“高级护理”专业:“将来做护士也不错,你爸现在这样,以后你也能照顾得到他……”
我突然感觉天塌下来了。是,他们是对我有养育之恩,我是该感激不尽。可他们怎么能剥夺我选择人生的权利?
我根本就不愿意当护士,我宁可选择设计专业,甚至烹饪专业!痛苦的日子总比幸福的日子要漫长、难熬。
职校毕业后,我20岁。养父还是终日瘫痪在床,因为照顾养父,养母花尽了心思,她的脾气变得古怪起来,经常冲我发火。不顺心就说些难听的话讥讽我。
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