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里的老夫妻,晚饭后一起有说有笑地看电视。
老夫妻:
告别老旧危房
老来住上新房
2010年,对毛君兰一家来说,是喜庆的一年,也是幸福的开端。毛君兰今年72岁,老伴76岁。上世纪60年代,他们在衡阳路铁路边一块空地上,用煤渣砖搭了几间房子,夫妻一起建厂子搞创收。一家人的日子曾经还不错。可好景不长,他们的工厂经营不下去了。从此,一家人东奔西走,打零工过了几十年。撑了50年的老房子打了无数“补丁”,摇摇欲坠。
2010年,在城市建设中,毛君兰一家的情况得到相关部门关注,同意其申请廉租房。
12月11日,吃完晚饭,儿子媳妇还没回家,毛君兰和老伴就躺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记者的到来,让两位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毛君兰说,现在两人老了,头脑和眼睛都不灵光了,挣不来钱,只能靠儿子养,可儿子媳妇都是小公司的员工,每个月的收入也不多,“如果没有这套房子,我们两个都不知道怎么过”。
这套廉租房使用面积有40平方米左右,两个老人住一个小间,另外一间稍大的房给儿子媳妇住,虽然有点挤,但幸福感洋溢在他们脸上。毛君兰指了指窗外说,这个小区环境优雅,饭后他们经常出去散步,“在这里过得很开心”。时不时还有领导来小区看望大家,“很关心我们的情况”。
这个廉租小区里老人较多。蒋毅说,虽然他们没有统计过老年居民的数量,但他记忆中,至少也有100多户,包括五保老人、低保老人。他说,能够居有其屋,让他们的老年生活过得安然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