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休闲,“小伙伴”也是手机。
舍友们说
卧谈只剩“人与机”
大学里“最有味道”的卧谈会,也正因手机的介入而被淡化。广西民族大学学生曾丹说,从大一到大三,宿舍的“卧谈会”明显缩短了,室友们各顾各地躺着玩手机。“大二那年,我们宿舍一次很火的卧谈会,就是在停电后全校网络不通的情况下开的。在那次之后,至今都没有过卧谈了。”曾丹感慨地说,相反的,上课玩手机的时间,从大一到大三变得越来越多,每30分钟不看一眼手机会不安心。
曾有调查显示,近五成95后大学生,最担心遇到人际交往问题。专家分析,随着智能手机依赖症的普及和低龄化,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矛盾会变得突出。“人机交流”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人际交流。
也有能够抵御手机诱惑的例子。南宁仔KEN是上海一所高校的“学霸”。手机对他来说,纯粹是用来和家里人打电话的工具。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实验室里,他几乎不使用手机,总是忙着和书本打交道。大三的他多次荣获全国大奖,已获得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保送资格。
网友“小雨”特别欣赏“学霸”小莉。小莉从不带手机进课堂,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成绩非常好,她无论什么课,笔记都做得工工整整。谁想联系她,到教室就能找到她。小莉认为,不带手机进课堂是对老师的尊重,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