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出尽“妙算”斗不过学生手中“神机”?
上课玩手机,已成为许多学生“欲罢不能”的课堂顽疾
编者按:10月中旬,广西师范学院在21个班级推行“无手机课堂”试点,本报《你能忘了手机,专心听一堂课吗》、《整治课堂低头族,靠自律还是他律》两篇报道在大学生和家长当中引起较大反响。青少年对手机过度依赖,不仅耽误学习,影响健康,而且妨碍面对面交流。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本报组织记者深入南宁各大高校,调查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及校方的重视,推动“无手机课堂”活动的长久开展,使之成为广西青年的又一个文明行动。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邓晓衡 宋甲子 陈维 实习生 莫崇予 蒙珍
10月18日,南宁一处校园里,手机“低头族”无处不在。记者何定坚摄
课堂“低头族”泛滥,成为越来越突出的校园现象。作为网民主体,当代大学生几乎“机不离手”,上课玩手机,是老师讲课内容太乏味,还是手机内容太诱惑?近日,南国早报记者对多所驻邕高校学生展开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哪怕忘带课本也不能忘带充电宝”的“课堂手机观”令人堪忧
课堂实景
老师忙上课 学生玩手机
时间:10月17日下午
地点:驻邕多所高校
镜头1:广西大学第一教学楼
1楼的7间教室都在上课,老师们整堂课都是站着授课,侃侃而谈,不时变换着精心准备的课件,但每间教室至少有1/5的同学低头玩手机。位置越靠后的学生,掏手机出来玩的频率越高。他们玩手机的兴趣丝毫不受老师讲课“打扰”。
镜头2:广西医科大学教学楼
继续教育学院104教室不到20人上课,四五个学生低头玩手机;107馆6号教室和8号教室,各有约100人上课,大部分学生都将手机放在桌面,时而拿起看看,时而又放下;107馆1号教室,五六十人在上课,玩手机的超过20人。
镜头3:广西师范学院明秀校区
鸿远楼二楼一间教室,37人上课,超过15人埋头玩手机;思远楼403教室,30多人上课,超半数学生玩手机;思远楼306教室,18人上课,七八个人玩手机;广播电视新闻学班,39人上课,超过15人在玩手机。
找个理由课程太乏味 玩手机提神
学生小雨表示,自己平时上课根本离不开手机,“哪怕忘了带课本也不能忘记带充电宝”。她说,主要是一些课程内容比较无聊,例如思想道德修养课、英语课。刷刷微博、看下小说、玩玩手机游戏,时间一下就过去了,“如果不能带手机进课堂,估计上课时有一半人都会睡觉”。
部分受访学生认为,老师要是课讲得吸引人,学生自会让手机“下课”。因此,实行“无手机课堂”,需要老师们提高教学质量。
在外地上大学的广西网友“小鱼”说,班上最受同学欢迎的课程是《古代文学史》,老师讲课好比“一场史诗般的歌剧”,许多学生来“蹭课”,去得迟的同学只能蹲地上或者站着,几乎没人玩手机,因为手机都用来录音了。
研究生小印说,他学习的是市场营销课程,几乎没人玩手机,因为教授把课程安排得很丰富,全班被分成了8个小组,前半程是老师授课,后半程是课堂作业,每个小组都要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结果。而且课堂作业分数占期末成绩50%以上,同学们都在忙着准备内容,哪有时间玩手机?
自我剖析
手机已成瘾 戒掉好难受
除了将“忍不住玩手机”的理由“赖”给了乏味的课程和老师,不少受访学生也意识到,问题实际出在自己身上——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症状”在校园断网后一下显现出来。广西医科大学10月份因重新铺设校园网络,全校断网10多天。很多学生一个月300兆手机流量,在国庆7天就用超了。接下来不得不启用一个又一个流量叠加包。
几乎所有受访的学生都提到,“低头族”不仅影响课堂秩序,还影响人身安全。5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4人曾因玩手机而遭遇意外和囧事,其中15人曾因走路玩手机而撞上(或差点撞上)电线杆、绿化树等,有的还被车撞到,幸好只是擦伤。
许多学生表示,曾经尝试着离开手机一会儿,但是“手机依赖症”的发作让人像过敏一样难受。南国早报官方微信就此展开的网络调查显示,部分网友虽然支持“无手机课堂”,却表示难以戒掉玩手机的瘾。网友“蝉圈圈”曾在微博上“宣誓”,再刷手机真的要剁手了,他希望能启动“学习无手机化”运动。
课堂玩乐“机不可失”毕业懊悔“时不再来”对于“无手机课堂”的倡议,众多网友“现身说法”表示支持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邓晓衡 宋甲子 陈维 实习生 莫崇予 蒙珍/文 记者 何定坚/图
南宁教育路一所高校拉出条幅,劝说学生别痴迷于手机网络。
对于一些高校倡议的“无手机课堂”,曾经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们怎么看?
网络调查
九成人赞成“无手机”
10月18日,南国早报官方微信(微信号gx_ngzb)发起关于“是否支持无手机课堂”的网络调查。截至10月20日下午6时,1933名网友参加投票。近九成网友表示支持无手机课堂,他们认为前三位主要的原因是:不玩手机,因为教室里就该认真听课;因为这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因为玩手机多眼睛不好;因为玩手机会导致考试成绩不好。
只有11%的网友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手机可以用来查百科等与课堂知识有关的资料,手机还可以用来拍课件等。
过来人说
别把青春“献手机”
对于“课堂上不玩手机”的倡议,网友“木子的姑娘”感慨:“当年我要有这样的觉悟,我现在绝不会在这么普通的职位上!”许多人都像“木子的姑娘”一样,后悔自己没有把握好大学的时光,错失了许多机会。
记者采访中,很多学生表示深感手机“祸害”,“青春都被手机流量耗掉了,耽误了学业”。在校网友“十元”说,建议不仅要提倡课堂无手机,连自习室也应禁止携带手机。“十元”反省说,她曾经在自习室无法克制,学着学着就开始玩手机,直到手机没电,作业还是在那没动。
大四学生阿华正准备申请去美国读研。他说,以前总觉得老师上课没意思,考试马马虎虎过就好了,直到申请去国外读研,才知道自己把时间花在玩手机上,误了多少事情。按要求,如果想申请到美国比较好的学校,他在大学期间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优异,但是阿华的成绩只达到良好,很难申请到理想的学校。他说:“本打算出国读研接受更好的教育。没想到本科基础没打好,一切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