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李晶晶
申振东代表: 投资“大手笔” 驱动发展“加速度”
近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以及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的主战略,全省民用机场进入快速发展期、民航事业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贵州对外的窗口更加开放和靓丽。
投资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投资增长,贵州机场建设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旅客进出港、货邮运输量等各项业务的业绩攀升,停车场、商业设施、酒店等配套设施,以及广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增加,都离不开资金保证。
通过投资增长,才能满足机场旅客吞吐量不断增加的需求,为旅客提供舒心、舒适、愉悦的出行环境,才能最终围绕航空业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贵州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省民航事业通过强劲的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不仅能够提升贵州机场在全国运输市场的竞争力,还能进一步推动全省临空经济的骨干和载体作用。
首先是驱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其次,打造以贵阳机场为核心,集航空运输、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等为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提升贵阳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再次,有利于加速形成枢纽机场,使机场成为吸引高附加值、高时效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佳区位,帮助贵州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2014年,全省机场建设投资将更加突显“大手笔”。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1航站楼的改造和扩建,以及航空机组职工配备等方面,将有11亿元的投资;兴义机场和黎平机场两个集团直管支线机场的扩建工作,预计投资20亿元左右;在建的六盘水机场和仁怀机场两个支线机场,投入30亿元加快建设;全省机场的安全保卫、消防、环保、机场运输等大型设备,计划投入近2000万元进行完善;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3期扩建前期准备工作也正在抓紧实施中。
一系列的投资,为贵州机场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贵州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雄厚的资金支撑和扎实的硬件基础之上,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今年实现旅客吞吐量达到1200万人次、用5年时间实现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的目标更加清晰。
肖瑞彦代表: 以全新模式办 贵州人民自己的银行
自2012年10月11日成立以来,贵州银行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监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新模式办贵州人民自己的银行,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截至2013年末,贵州银行管理资产达1351亿元,存款余额820亿元,均较成立时翻了一番。
这样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推动地方金融改革的重大成果,是贵州省金融业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折射。
近年来,贵州省加大金融开放,增强金融招商力度,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有效激发了金融市场竞争活力。
作为贵州人民自己的银行,贵州银行成立后,以独特的发展模式,全力创新产品,改进服务,努力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金融动力。
通过创新业务,贵州银行将大量省外金融机构的资金与省内的优质项目对接,支持贵州省大项目建设和大企业发展。成立以来,累计从省外引进资金766亿元,加上自身信贷投放81亿元,合计为贵州省经济建设融资846亿元。同时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目前,已有910多家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获得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总出账金额达到310亿元。
作为本土银行,2014年,贵州银行将在服务贵州实体经济上争取更大的所为。一是继续大力从省外引进资金,支持贵州省大项目建设和大企业发展。二是大力服务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引进资金新增500亿元,争取把贵州银行打造成为“最佳供应链金融银行”。三是做好小微金融业务,确保全年新增贷款规模60%投向小微企业。四是实施投贷联动,大力推动贵州省企业上市。与全国名列前茅的基金公司联合,引进全国最强的基金管理团队,投贷结合,综合为企业提供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服务,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推动10家以上本省企业公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