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贵州上万农民北上种菜种出自信来

2012-07-25 13:24:34 来源:贵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7月,在河北香河县安头屯,芥兰和菜心碧绿一片,地里忙活的农民大都来自南方的贵州。

记者见到紫云农民韦万权时,他正在地里检查已割好的菜心。他来北方种菜已4年,最早在北京通州区。由于香河县土地流转费便宜,离京城也只有1个多小时车程,去年他带领20多个贵州老乡来此租了230亩地种菜。

"这里气候好,土壤肥沃, 28天出一季,一个夏天能出三季。"到了冬天,韦万权将前往广东惠州,他在那里也租了几百亩地种菜。

"贵州人在北方种的都是芥兰和菜心,这是南方最常见的,耐运输,也卖得起价。"韦万权种的菜大都通过京津的冷库销往南方城市。他和老乡们憋足了劲,一天甚至要干13个小时。韦万权在菜地旁搭了几间简易工棚,大的那间像办公室,有床、沙发、书桌和茶几。"我这里算条件最好的,用的是木工板,有电视可看。大部分老乡工棚就是个睡觉的窝,里面糊的全是报纸,也没空看电视,都到地里挣钱去了。"韦万权说。

每天清晨5时,紫云农民杨海两夫妇就到韦万权的地里干活,晚上十一点钟才回家。采摘一斤菜心装箱是4毛钱,小两口收入最高时一个月挣7000至8000元。"我在广州厂里打过工,一天太阳都见不到,晚上周末都加班,工钱也少。现在整天能晒到太阳,干得越多得的越多,一口气都不想歇。"杨海的妻子黄英手脚麻利地把盘在手肘的菜心码进绿色的塑料筐里,再盖上浸过水的毛毡。虽在同一块地里,但小两口有时忙得一天说不上10句话。

"北方农民不会种南方菜,种南方菜的老板请的都是南方人,贵州人特别多。"韦万权说。"收菜心是一根根整齐盘在手肘上,一次码几十根,要的就是这种精细。"今年韦万权租了京城的冷库,从贵州省农信社驻北京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贷10万元买了大车运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才能挣更多钱。"韦万权只上过初一,却从市场的摸爬滚打中琢磨出了生意经。

2008年,韦万权在京城种菜挣得人生第一桶金,他兴奋地打电话通知父亲弟弟等家人迁往京城,齐心协力扩大规模。一些老乡也跟着在通州区租几十亩地单干。罗甸平岩乡的马邦华看着很多老乡种菜发财,今年开始在安头屯包了20亩地种菜,"试试当老板的滋味"。

头发花白,年近60的罗甸农民杨光珍蹲在地里除草。她一个月能挣1500元钱。"在家忙一年也挣不到那么多。"杨光珍说,种菜改变了她的命运,不用花儿女的钱,还能给孙孙买好衣服穿,供他们读书,做一个受尊敬的婆婆。

很难统计有多少贵州农民在北方种菜。他们自己估计,起码有上万人。(袁小娟)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宁波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