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专题>纪念中国日报创刊30周年>我与中国日报的故事
见证历程
2011-06-02 17:14:39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出差前,接到网站一同事电话:“晓蓉,报社30年社庆,你能给内刊《慧眼》写一篇文章吗?《慧眼》你熟悉吗?”

我瞧了瞧案头珍藏的《慧眼》创刊号,浮想起2005年,我满怀欣喜给当时的总编室主任周立递交《慧眼》各个栏目策划草案的情景,不禁一笑。

见证历程

转眼入社8年了,这8年来,与《中国日报》同龄的我,从一个走出校门憧憬未来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经历媒体多种角色转换,并初步拥有媒介整合营销传播理念的新闻从业者,我深深感谢中国日报这个国际化平台给我的磨砺与际遇。

外事办、公关资讯部、北京周末、特稿部、美国版、网站——8年间,我换了7个部门,从外联到公关、从采编到管理,如今,借调到网站,每当我从紫光大厦走向报社,最尴尬的就是领导同事们的询问:“你现在到底在哪?”

这话总让我觉得自己有点“不安分”,为此也曾默默伤心。部门换得那么勤,也难怪大家对我越来越陌生。而自己,更是越来越不好意思走进那美丽的阳光大厅。每当我失落的时候,唯一能够鼓舞我的就是一位师长的话,“一个真正的传媒人,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而炼就这双慧眼,需要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

三十而立,我很庆幸,在我30岁前,《中国日报》允许我一次次挑战和尝试,不断探知自我内心真正的需求。

外联:“外事无小事”

2004年,我被报社人力部门从一批入社记者中选去外事办从事外联工作,刚入部门报到,主任便教导我要遵守一系列外事服务基本规范。从总编辑出访各国驻华使领馆的行程,到社领导接见各外宾使团的座次,从报社各外专生日礼物的偏好,到各外媒对我方一些报道的询问,从陪报社各部门的中英文介绍,到陪同外宾参观时的突发事件,我都需要仔细及时地请示汇报,安排协调。这些工作,让我比一般记者更深刻地理解报社的各级架构。

一个23岁不谙世事的姑娘,便在磕磕碰碰中逐渐培养起的大局观和待人接物。这些,都在我后来与国内外政府和媒体组织机构洽谈合作时受益匪浅。

为了让20多个外专感受到报社的无微不至的温暖,2005年春节,我“上窜下跳”,联动了广告、发行、采编、后勤等多个部门,策划了一场200多人参加的中国日报圣诞Party, 好多员工的家属也被邀请去才艺表演,加上精心拉来的各部门赞助小礼品,参加活动的中外同事们开心不已。现在,每当收到当年那些外专的问候的Email, 想起那时亲手将广告部协助设计的Party 招贴海报在楼宇电梯墙贴得平平整整,感慨万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纪念中国日报创刊30周年
>>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铁路部门:实名制火车票丢失可补原票
国家发改委:绝不允许拉限居民生活用电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