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北京>北京新闻
虚则无为而无所不为
2010-12-20 10:35:52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虚则无为而无所不为

如何保证永远走在“道”的里面,这就需要“礼”。礼是使人在“道”中行走的准则。道是内在依据,礼是外在准则。无论何时,宿悦倘若要提笔写字,必先焚香静心,以礼相待。于是,在小楷泥金《金刚经》册页中,观者读出的才会满是敬意。“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所以君子战战兢兢。敬是人类独有的品性,是处理三大关系的最高准则。” 饱含着一颗敬畏之心,无论治法书还是为人,宿悦一直奉行着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品宿悦所书之小楷纸本手卷《药师经》,大虚之意,由内尽显,捧于手中,满是感动。正是此种感动,使得宿悦之法书作品于嘉德、荣宝等诸多拍卖会上,大受有慧根者之崇尚。

庄子在《庚桑楚》篇中曾经说,彻志之物,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无不为也。行若不正,书法则不静,书法若不静,心下则难明,心不明则终不能懂何为虚境。无为无不为,宿悦也。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花之静)编辑:杨鑫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辉煌“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 详细

各地新闻
两岸两会(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将于12月21日在台北正式举行。12月14日下午,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和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率两会人员在上海进行了预备性磋商,就举行第六次会谈的相关事宜交换意见。>> 详细
点击排行
  栗战书:科学发展要有好的政治生态
官场潜规则带来公职人员“弱势感” 背后或藏腐败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