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保证永远走在“道”的里面,这就需要“礼”。礼是使人在“道”中行走的准则。道是内在依据,礼是外在准则。无论何时,宿悦倘若要提笔写字,必先焚香静心,以礼相待。于是,在小楷泥金《金刚经》册页中,观者读出的才会满是敬意。“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所以君子战战兢兢。敬是人类独有的品性,是处理三大关系的最高准则。” 饱含着一颗敬畏之心,无论治法书还是为人,宿悦一直奉行着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品宿悦所书之小楷纸本手卷《药师经》,大虚之意,由内尽显,捧于手中,满是感动。正是此种感动,使得宿悦之法书作品于嘉德、荣宝等诸多拍卖会上,大受有慧根者之崇尚。
庄子在《庚桑楚》篇中曾经说,彻志之物,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无不为也。行若不正,书法则不静,书法若不静,心下则难明,心不明则终不能懂何为虚境。无为无不为,宿悦也。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花之静)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