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保护金牌”难保历史记忆

2013-07-27 10:01:21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整治不能“人去城空”

“发展与保护”“新与古”的冲突是各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普遍面对的难题。随着城市发展、扩张的滚滚车轮,很多历史名城的新伤和旧痕都暴露了出来。

古城作为生活区、工作区和景区三区合一的区域,老百姓的生活需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或多或少存在矛盾,比如出于生活需要私自搭建水箱、违规建设、摆摊经营等,破坏了古城风貌。

如何实现古城保护与改善民生共赢?在山东聊城,大批居民搬离了世代生活的古城区。古城区居民赵玉明一家三代住在古城,他说:“原来古城区内居住有4100多户、1.4万人,大部分房子是破旧的民居,没有燃气和暖气,冬天只能靠煤球炉取暖。”距离古城约2公里的望湖安置小区,26栋安置楼已经建成,安置了1700多户原古城居民。

从2008年开始,寿县在县城以南开发建设城南新区,逐步将机关单位、学校、医院迁至新城区内,带动人口有序外流,缓解古城内人口压力。在柳州的未来规划中,也有统筹开辟新区,保护旧城区的计划。

湖南民俗专家姜宗福等认为,一方面,保护文化古城不是拆除重建,而是修旧如旧。老建筑、老居民、老风情是古城的文化“胎记”,缺一不可。同时,保护文化古城不是把古城迁空,而是要保留老居民。一些地方在古城开发中大量迁出居民,出现“人去城空”的问题。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称,一个古城古街的消失,便是一个历史细节的泯灭。拆古城造新城是忘本的现代化,造假古董跟古城保护更是不沾边。“保护古城镇与建新城盖大楼两者没有任何矛盾,可以通过科学的规划实现二者的融合。”

阮仪三认为,对现有的古城古街进行整改,能改多少就改多少,改不了就撤掉称号。

(据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侯文坤、刘美子、白林、双瑞、王贤、张捷、娄辰、帅才、黄兴华)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7日 04 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焦点图片

新任谋女郎曝光 网友:像刘诗诗又像刘亦菲

田亮晒森碟熟睡照 网友赞:真人版睡美人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阳春三月赏梯田神韵

四川青川摩天岭拍到野生大熊猫

精彩热图

 
 

精彩热图

孟非16岁爱女甜美近照曝光 与"都教授"金秀贤合影

湖南“平衡达人”亮绝活 1毫米宽针尖上立鸡蛋

重庆街头钢管舞比赛 宣扬健康生活态度“与情色无关”

浙江台州遭遇特大雹灾 汽车被凿穿[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