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评就拆,拆了以后咋办
旧城改造理念和方向,是各地被批评之后反思最多的。柳州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刘子林说,从城市来讲,街区、建筑、历史文化机理,甚至路面、天际线都是保护对象,“一座历史建筑被夹在高楼大厦之间,这不叫保护,过去的保护理念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真正的理念仍有偏差。”
“近年来地方政府以GDP作为地域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大搞经济建设,为了满足老百姓现代生活居住的需要,把感觉上破旧的建筑拆除、大街拓宽、房子翻新。”寿县文物局局长李凤鑫说。
岳阳市文广新局局长汪灿更加直言不讳:“之前我们把部分老城区看作棚户区,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认为大建设、大开发于民生有利、社会有益,在名城保护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拆还是不拆?怎么拆?在河南浚县历史建筑保存众多的东大街上,各种首饰店、家具店、服装店的大幅广告招牌仍然林立,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出历史建筑的模样,但随便拐进一家院落,里面多是保存较完整的明清老房子,一种森森的古意和仍在使用中的生气扑面而来。
“一批评就拆,拆了以后咋办?”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魏永祥解释杂乱广告牌仍在的原因,多名专家建议,要等完善的规划出来以后再动手,“不怕晚干,就怕胡干。”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赵文明说,理念和方向很重要,要做到修旧如旧,盖个古建筑搞个假文物就没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