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航天人都有机会站在聚光灯下,但他们同样是航天英雄。图为神舟九号在地面进行三舱对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供)
“白皮书”里的中国航天
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2000年、2006年和2011年,我国三次发布中国航天“白皮书”,从中,我们不难寻觅到中国航天稳健而扎实的前进脚步。
2000年的航天“白皮书”,确立了十年目标——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全面提高中国运载火箭的整体能力;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从那以后到2005年,我国共发射了22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形成了六个卫星系列;“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24次发射成功,新一代运载火箭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神舟”五号、六号取得载人航天飞行重大突破。
2006年的“白皮书”指出,在未来五年,启动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载人航天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实现绕月探测,突破月球探测基本技术。
其后五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79个航天器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实现产业化运行;神舟七号令航天员空间出舱,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交会对接;“嫦娥”一号、二号相继探月,在获得全球最高分辨率的全月图的同时,为月面着陆、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2011年的航天白皮书又为未来五年规划了蓝图——开展重型运载火箭专项论证和关键技术预先研究;发射空间实验室、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再生式生命保障及推进剂补加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推进对太阳系行星、小行星和太阳的探测活动。
而今,神舟九号已经与天宫一号完成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太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