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 3“曾爸爸”和学生们在一起
“曾爸爸”对大家的关爱,学生们都暗暗记在心底。2011年6月26日,在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举办的“永远跟党走”职业学校育人事迹报告会上,朗色用声情并茂的报告,讲述了曾老师教书育人的动人事迹,赢得了现场嘉宾热烈的掌声。会后,曾老师和朗色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亲切接见。
在“9+3”学生们的心中,还有一位“林妈妈”。然而学生们不知道,这位温柔慈爱的妈妈,已经只有半年时间了。就在前不久,发觉身体实在撑不下去了,林老师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肝癌晚期。这位为了学生,连自己的丈夫和女儿都顾不上的语文老师,才43岁,就要告别这个世界、她的丈夫和9岁的女儿,以及她牵挂的学生们。同事们为她扼腕,同学们还等着她回去上课,可是,这位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好老师、好妈妈,对自己的身体实在太“粗心”了。
汉藏一家亲
成工职校09级那一批“9+3”学生是单独编班,后来为了促进汉藏两地学生的交流,该校从10和11级开始实行混合编班。混合编班后,每个班都有藏族学生,所占比例约为1/3。刚开始汉族和藏族学生之间因为不了解,性格和生活习惯差异又比较大,因此交往不多,甚至闹过矛盾。但是相处久了,大家也就亲密起来。藏族学生性格豪爽真诚,而且能歌善舞,深受汉族同学欢迎。而汉族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也让藏族同学动容。
“我以前对“9+3”的学生接触很少,但开学时一件事就让我很感动。”汽车专业教师陶沙沙说,当时班上的藏族学生从家里过来,给汉族学生带了好大一包牛肉干。而2月20号过藏历新年,班上的汉族同学又主动给藏族同学办了一个晚会。
胡姝是一个来自凉山州冕宁县的汉族女孩,看到老师如此关心藏族同学,她没有觉得老师偏心。“因为他们原来的条件非常艰苦,我们要好得多,他们学到知识回家乡建设,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家乡人,我觉得非常好。”她说。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记者 李渝 彭超 赖力)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