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知己学生讲述“离开雷锋的日子”

2012-02-24 13:43:5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学生孙桂琴:人生之路该怎样前行

就是她吧——饱满的额头,秀美的眼睛,隔着沈阳军区总医院输血科那长长的走廊,我们一眼就认出了孙桂琴,当年照片上那个笑望着雷锋的小姑娘。

1960年起,雷锋担任了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的校外辅导员。7岁的孙桂琴是雷锋重点辅导过的学生之一,她和同学们与雷锋叔叔那张亲密的合影,在后来的岁月里被翻印了成千上万份。

佟希文有个挺形象的形容:雷锋是个“孩子王”,他一出现,孩子们就“糊”到他身上去了。

“没错。”孙桂琴点头。雷锋特别喜欢孩子。他和孩子们一起到郊外帮农、去五保户家干活,节假日一有空就来给大家讲故事。“那时候生活困难,可只要我们去军营找他,他总是左找右找,找来全连唯一的一个苹果、一个梨子,切成一片一片分给我们吃。”

50多年前的回忆依旧清晰。“有一次他来学校,后面还跟了一位摄影记者,说是要给我们和雷锋叔叔拍照片。大家好激动,都抢着往前挤……我当时腼腆,一个人缩在一边。”

雷锋一扭头,看见了墙角的小桂琴,便一把将她抱到身边来,“他看我个子矮,又去门口捡了一块砖,让我踩在上面。”这就是那组有名的《五好战士和红领巾》图片之一。后来,孙桂琴跟雷锋学补袜子的故事和照片,又登在了《中国少年报》上。

孙桂琴后来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军区总医院。“我从一个普通矿工家庭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军人,一名医生,毫不夸张地说,是雷锋叔叔影响了我一生。”孙桂琴说,自己也许永远也做不到雷锋那样的伟大,但是从叔叔身上,孙桂琴看清楚了,人生之路应该怎样前行。

“作为医生,我不仅要医治病人的身体,更要温暖病人的心灵。”孙桂琴说。

她忘不了那个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孩子,在医院断断续续住到7岁,看到人家小朋友背着书包去上学,就眼巴巴地瞅着……

孙桂琴买来一条红领巾,给他端端正正系上:雷锋叔叔曾给阿姨系过红领巾,今天,阿姨给你系红领巾,你只要好好养病,将来一定能当少先队员!

其实孙桂芹清楚病魔的无情。一天,男孩的妈妈找到她:孩子想见孙阿姨最后一面……

孙桂琴赶到病房,孩子小脸惨白,已经说不出话了。见到孙桂琴,他用尽力气把枕头抬起一点,那条鲜亮的红领巾就压在枕头下面。

“我把红领巾再一次仔仔细细地给孩子系好……那一幕,这么多年了,挥之不去。”

孙桂琴在血液科临床干了几十年,“我的病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红斑狼疮……那么多青嫩嫩的孩子,像花骨朵还没开放,就凋零了。”

有个得了白血病的小战士,才19岁,看到自己的诊断书,无论如何接受不了,在病房里大叫、大哭,头死命地往墙上撞。孙桂琴没白没黑地陪着他,给他剪指甲、洗脏衣服,在家包饺子、煮烂糊面,端到病房一口一口地喂。战士接受化疗后,满嘴起泡,鼻子出血,心情异常烦躁,孙桂琴拿来一本《雷锋的故事》,坐在病床前,轻声细语地讲给他听。

“他康复得很好,主动要求回部队去。年底,他们团政委打电话来:孙医生啊,这个战士从医院回来,后进成了先进,经常帮助人,经常做好事,我们要给他立三等功!”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雷锋 离开雷锋的日子 雷锋的故事 学生 雷锋日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精彩热图

三版《西游记》雷人大对比

全球最新奇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