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知己学生讲述“离开雷锋的日子”

2012-02-24 13:43:5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为更全面地掌握情况,佟李二人来到雷锋所在部队——独立工兵团汽车连。连队干部、战士也很兴奋,纷纷跟他们讲雷锋的情况,生动的事例真不少。

“不过,也有些人对雷锋持不同看法,觉得他爱管闲事、爱出风头。”佟希文说,那时搞报道非常谨慎,他们专门开了个座谈会,把持两种意见的人叫到一起,希望谈深谈透彻。“结果还是支持雷锋的占绝大多数。”

工兵团的政委韩万金就非常支持雷锋,他对佟希文说:“毛主席讲一个人办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办好事可难了。雷锋办的好事可不是一件两件。”

“我不知道别人,我是真佩服。”佟希文说,“我那时跟李健羽讲:现在国家正是困难时期,苏修卡我们的脖子,如果全军、全国青年都有这个精神,我们什么困难克服不了?苏修能把我们卡住?”

回到沈阳,佟希文和李健羽把雷锋的事迹写成《毛主席的好战士》,发表在沈阳军区《前进报》上。不久,新华社以《苦孩子成为优秀人民战士》为题播发了这篇通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也转发了雷锋的事迹,雷锋就这样走向了全国。

从战争年代开始做军事记者,佟希文报道过的英雄、模范无数,“抗美援朝纪念馆里那些大幅照片上的英雄,我几乎全都采访过。”与那些战斗英雄比起来,雷锋的事迹似乎太平凡了。

“可是我觉得,我报道的这些人物里,思想积淀最深的就是雷锋,广大群众最可学的也是雷锋。”佟希文感慨,无论面对老、中、青,工、农、兵,雷锋的形象都是那么近切,雷锋的事迹都能引起强烈的共鸣。

退休后,佟希文与当年的老战友、老同事们一起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协会”,给下一代的孩子们作报告,讲传统,讲雷锋。“最多一年讲了120场,两天内讲了7场。”他年纪大,身体弱,一场报告下来一身衣服都湿了,就讲一场换一件衬衣。

“有时候也挺苦,但这个支撑着我的生命。人为什么活着?不能光为自己。”佟希文年轻时写雷锋、写英雄,没有受到过任何奖励,可退休以后,“奖牌奖杯都有了”,沈阳市评他做“学雷锋标兵”,“青少年知心朋友”,他欣慰地说:“没白活。”

“有次在大学里做报告,现在的学生提问题很直接:如今都讲人性化,而雷锋呢?他对自己太苛刻了,这样根本是缺少人性嘛!”

佟希文回答:“同学你想想,假如你是雷锋送的那位迷路的大嫂,大雨瓢泼,你挎着行李,抱着孩子,寸步难行,孩子哇哇地哭。这时候走来一位解放军,他脱下雨衣穿在你身上,脱下军装盖在孩子身上,还护送你到家。这个时候,你还认为他缺少人性吗?”

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雷锋牺牲时才22岁,我今年84岁了,可雷锋提出的问题,我至今还在琢磨:人,为什么活着?”

佟希文说,他琢磨了一辈子,还是觉得雷锋的回答最有价值:

人活着,就是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美好。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雷锋 离开雷锋的日子 雷锋的故事 学生 雷锋日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精彩热图

三版《西游记》雷人大对比

全球最新奇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