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知己学生讲述“离开雷锋的日子”
历史图片分别为雷锋以及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从左到右人物依次为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知己王佩玲、第一个将雷锋事迹报向全国的记者佟希文、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拍摄:赵薇 张汨汨
▲当年刊登在《解放军画报》上的《五好战士和红领巾》组图。张汨汨 王天德
他们的人生景致不同,却或多或少,都与“雷锋”这个名字交织在一起。他们是历史特殊的见证者,与这位影响了整个中国的人物一道,用一生的时间追寻着那个永恒的疑问——
人这一生,来过,路过,留下什么?
这个问题,千千万万人问过。22岁的雷锋也问过。
战友乔安山:我愿做大哥那样的“傻子”
乔安山说,还不认识雷锋的时候,“长到那么大个子,就昏昏地活着”。但在18岁那年,雷锋走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的工友、战友、大哥、偶像,从此影响了他的一生,改变了他的一生。
71岁的乔安山如今住在抚顺市一套宽敞的房子里,不是当初跑运输、卖茶叶时住的破旧的简易房了。屋里素白墙面上挂着雷锋像、雷锋日记、毛主席给雷锋的题词。靠窗是一尊雷锋半身像,翘鼻子,娃娃脸。“这是抚顺雷锋纪念馆的复制品,是我见到的塑像里最像雷锋的一尊。”
喜事愁事,有事没事,乔安山都会对着塑像唠唠。每个清明,他都会去抚顺市的雷锋墓前坐坐,孩子考上大学、自己搬了新家,也会去说说。
2010年,乔安山受托给大连送去一尊新的雷锋像。他用红布把塑像包裹起来:“大哥,咱上大连了……”一语未了,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