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
再析"两型"巨轮出湘江的巨大撬动意义
2011-05-05 21:55:08      来源:新华廉政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创新是生产的灵魂,“两型”撬动湖南生产方式之变更是一记制胜的“绝招”!

有时候,约束更是对创新的倒逼。是蝶变前的自缚与挣扎。“衡量‘四化两型搞得好不好,就看湘江的水清澈了没有。”株洲毅然将清水塘附近210家企业关停或搬迁,使2公里长的河流初呈灰绿色,接着变黄色、黑色,最后化成红色流入湘江的“鸡尾酒”成为历史,如今,工业企业废水100%达标排放,清水塘里金鱼嬉戏,野鸭觅食,水如其名。不发则已,一发制敌,就是“绝招”的魅力!因为建“两型”,由工业文明转向了生态文明;因为建“两型”,在生产方式的“根”上动土,才实现了把水彻底从“黑”变“绿”。

试点实践中,湖南正因为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做“减法”,以前瞻开阔的视野做“加法”,以务实睿智的态度做“乘法”的“绝招”大气魄实施,为湖南的四化两型建设顺利推进、成功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工业重镇株洲掀起“绿色风暴”,拆除257根烟囱,一举摘掉“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的“黑帽”,换来“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8项国字号荣誉,一座“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轮廓初现。市委书记陈君文说:“没有铁的决心,怕得罪人,两型就搞不好。”目前,全省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湖南神州光电能源公司,成立不到3年,其彩色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已超过世界先进水平40%以上。湖南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用战略性新兴产业补“短板”、促“两型”,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风生水起,“文化湘军现象”令全国瞩目。争取到2015年,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0%。湖南是全国唯一的移动电子商务建设示范省,长株潭是全国唯一成功实施同号并网的城市群,“数字湖南”前景无限。湖南省两型办副主任陈晓红认为,“两型”产业不等于都是新兴产业,建“两型”也不等于另起炉灶。传统产业经过“两型”化改造也能升级为“两型”产业。这么做,成本低、效益高,具有乘数效应。湖南攥紧拳头发展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等千亿集群,凝聚成传统产业“气旋”。规模的节节壮大带来了资源节约,园区化的“集结”模式也有利于环境治理。湖南为成功翻好传统产业变“两型”的技改“高低杠”:能耗从高向低“翻”,附加值从低往高“翻”,把“两型”作为约束,更是实行了对创新的倒逼。

“创新型湖南”,是最给力的发展引擎。现在,三一硬是将过去一直掌握在德国、美国手里的臂架关键技术“创新”,把臂架从37米做到72米,并把生产基地建到了德国、美国。这“风光”的背后,就是研发投入高出行业平均水准3至5倍,是6000多人的研发团队,是居国内同行之首的1400项专利。一句话,是自主创新,创造了“三一奇迹”!“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历来是催生创新要素的沃壤:获国家科技奖励数长期居全国前列,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3年列中西部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速30%。从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一号”巨型计算机,到国内首台5兆瓦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从中国南车为过半高铁动车组装上“湖南心”,到中电48所杀入全球光伏装备十强、中联重科平均1.5个工作日就有一种新产品问世……“湖南智造”,正随着滔滔江水汇入大洋,走向了世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国资委5日公布其2011年部门预算,全年一般预算支出为39.44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约18.015亿元,分别比2010年高出5.1亿元和3.33亿元。>> 详细
点击排行
  发改委责成北京处罚10余家违规房地产企业
商务部:取缔成品油非法经营网点 查处擅自提价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