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舰知识:高速双体船——未来海战新宠

[ 2006-04-06 14:51 ]

 

 

·快速灵活集成多种武器,衍生出庞大的双体船家族

传统的驱逐舰通常装配许多感测器和武器装备,让整个舰体显得十分臃肿,而高速双体船的舰体却是“真空的”,其整体重量可根据不同任务进行配置,如“海上战士”号总重量只有1000多吨,只是其他新型驱逐舰重量的十分之一。真空型的舰体为高速双体船带来了许多便利,不但可装载多个20英尺高的集装箱,依据军事任务的不同需要,集装箱内可放置反潜武器、水雷探测装置等各种武器装备,经舰船上的移动起重机能够快速重新装配并投入战斗使用,为不同的军事作战环境带来了灵活性。

由于双体船所具有的这些优良性能,在军事的用途非常广泛,并衍生出了庞大的双体船家族。如北约组织通过研究认为,双体船最适用于3000-6000吨左右的反潜护卫舰、6000-l2000吨左右和12000-24000吨左右的航空母舰,此外,也可用于1500-3000吨左右的海洋作战舰。

双体型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为保障舰载机的正常起降,必须具有较好的耐波性能。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一般是建造大吨位的航母,如美国新一代航母排水量已达到10万吨。但是巨型航母技十复杂、耗资巨大,并非每一个国家都能承受得起。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双体型航空母舰成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同等吨位下,双体船具有船体平稳、甲板面积宽敞的特点,适合作为舰载机的起降平台。据美国研究机构计算,一艘12000-24000吨的双体型航母,其耐波性相当于当前最大的常规航母,其甲板面积和可以容纳的舰载机大于相同排水量的常规航母,而且双体型航母在恶劣的海况中对舰载机起降不会有明显负面影响。

双体型护卫舰 驱护舰由于耐波性能差,一般在5-6级以上海况条件下航行时要降速。对载有直升机的舰艇,由于受海浪颠簸的影响,直升机的起降受到一定限制。此外,单体反潜船船壳声纳在高海况中容易露出水面,舰体的颠簸也比较不利于拖曳声纳的工作。而双体部凭藉其在波浪中航向、航速比较稳定的特长,可以弥补单体船的上述不足,从而可保证舰载设备和人员在海情恶劣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尤其是对反潜型舰艇更具有实际意义。

双体型扫雷舰艇 为了减小磁场和水压场强度,扫雷舰艇的排水量一般都尽可能做得小一些,但从工作的性质来看,要求在风浪中具有良好的耐波性能和航向稳定性能;此外,还需要有较宽敞的甲板作业区,在风浪中能维持一定的扫雷拖带航速,以提高其执行扫雷任务的出航率。这些要求正好都是双体船的特长。

双体型巡逻艇艇 根据巡逻舰艇的任务,提高巡逻舰艇的适航能力具有特殊意义。但由于受到排水量的限制,其适航能力已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善。双体船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卓越的耐波性,以体船有可能在海浪中完成常规船所不能完成的更多的任务。由于其甲板面积和内部容积大,并有优越的耐波性,为在小艇上使用直升机创造了条件,使艇上武器装备和探测设备的使用效果得到了改善,舰员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从而使整个作战能力得到增强。

双体型运输船 双体船所具有的机动能力强、装载畜量大、适应能力强的特点,适应厂现代海战机动灵活反快速的要求,目前已成为军用运输船只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如高速双体船时具有多种用途:作为特种部队直升机的基地和运输工具;作为清扫水雷。水下船只的母船;作为将伤患运往医疗船的急救转运站;等等。美国海军武器开发司令部发言人称,高速双体船最重要的用途就是以较高航速度在长距离或短距离运送装备和人员。

双体型隐身舰艇 由于双体船上层结构下受水线面以下船体限制,可以构筑成较为特殊的几何形状,特别适合于现代隐形技术的发展。1993年,美国海军首次向世人公布了长期处于秘密研制中的560吨“海影”号隐身试验区,引起了世界各国海军的极大关注该艇艇体采用了特殊的A形构架,外形十分奇特。试验表明,这种构架下仅使艇体的雷达有效反射面积仅为同等吨位其他舰艇的1%,而且在相同的波浪周期和海情下的运动也大大减小。该艇的研制全面评估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性能及控制、结构、自动化、耐波性和信号特征控制等先进技术对未来海军舰船的作用,它的建成为先进技术,特别是小水线面双体船技术应用于未来海军舰船开辟了广阔前景。


Page: 12345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