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专题>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经济成就
西藏旅游:一甲子间崛起的百亿产业
2011-05-04 17:34:21      来源:新华社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因独特的气候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跌宕壮观的历史脉络备受世人瞩目。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西藏,尽情领略和感受这片土地上壮美的人物风貌。

"西藏旅游由1980年接待1059人次增长到2009年接待561万人次,增长了5297倍。"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新闻发言人王松平说,西藏30年间实现了旅游客源市场由原先单一接待外宾型发展到今天集入境、出境、国内三大市场为一体的旅游客源体系。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给西藏旅游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让祖祖辈辈从事传统农牧业的西藏农牧民群众,在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中分到了一块"蛋糕"。

达林是西藏林芝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的珞巴族村民。他告诉记者,以前由于居住在原始森林地区且交通不便,珞巴族群众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如今,珞巴族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西藏旅游部门向游客重点推介南伊珞巴民族乡旅游区,更是给当地群众带来了致富希望。

"现在我明白了珞巴村为什么会吸引游客。我们有茂密的原始森林,非常干净的河流,一年四季都盛开的鲜花,更重要的是我们民族特殊的风土人情,这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达林说。

2009年,琼林村首批7个家庭旅馆试点开业,达林家就开设了一个。当年5月至10月,大批游客慕名而来,达林的家庭旅馆接待了200多名游客,挣了近5000元钱。而达林的女儿参加了村里的舞蹈队,专门为游客表演珞巴族舞蹈。"旅游业给珞巴族群众带来了以前想都想不到的好处。"达林说。

现在像琼林村村民一样积极参与旅游业的西藏农牧民越来越多。在藏北草原,牧民们搭起帐篷开办"牧家乐",为游客提供纯正的草原食品,并带领游客骑马游览。在拉萨河谷,农民们开办起"藏家乐",为游客郊游提供方便。

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西藏全区参与旅游服务的农牧民群众达到12029户,48120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94亿元,户均收入24474元,人均收入6118元。

西藏"十一五"期间共投资11799万元支持农村旅游发展,旅游惠农功能日趋完善。目前,西藏全区已建成222个农村旅游示范户,开发建设了100个农村旅游项目。与此同时,西藏先后投入130多万元,对1200人次的农牧民群众进行了旅游服务技能培训,使一大批农牧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125万人次,年均增长30.6%;实现旅游总收入226.2亿元,年均增长29.8%。特别是2010年,西藏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6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4亿元,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的14.1%。

"这五年西藏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从一般性产业到支柱产业再到基本确立主导产业的跨越。"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巴珠日前在西藏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上说。

"十二五"期间,西藏将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通过全面实施旅游倍增计划,到2015年末争取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80亿元;旅游经济就业人数达到30万,旅游业行业固定资产突破150亿元。"实现旅游产品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跨越,把西藏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藏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为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奠定良好基础。"巴珠说。

60年间,西藏旅游业从无到有,发展成为今天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就业和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吸引投资的重要领域,展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新变化、新生活、新发展的重要窗口。

来源: 新华社 编辑:邓京荆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7月7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直面时代风险考验 推进党建伟大工程——五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一个政党必须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执政实践不断回答的重大课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喜庆时刻,胡锦涛同志以居安思危的强烈忧患意识,向全党发出了谆谆告诫,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时代课题。>> 详细
点击排行
  民政部就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公开征求意见
北京市住建委通报6月23日大雨险情 彻查防汛隐患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