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滚动新闻

中国网络翻译:睁眼看世界

2009-08-20 09:46

中国网络翻译:睁眼看世界
草根翻译”们集结成军,让读者能够更多地分享外面的世界。

翻译志愿者们的努力,让他们自己和中国读者都多了一个角度看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凌晨1点,赵晓的MSN上头像闪烁,“晓儿,这句话翻译得这么漂亮啊,太赞了!”“参见英汉大词典P156页。”赵晓顺手敲了一个月牙笑脸,仍旧把鼠标停留在《泰晤士报》的页面上。

作为一家外资企业供职的白领,赵晓对于“业余翻译爱好者”这个头衔似乎更为满意。“白天朝九晚五,晚上宅在家浏览国外网站,再挑出感兴趣的文章翻译出来传到网上,这是用另一只眼窥探世界的快感。”

草根翻译集结成军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的年轻人再也不满足于单纯通过中文媒体被动地了解世界。这些大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运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做起了“草根翻译”。网络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像译言、经济学人中文论坛(ECO)一类的翻译兴趣小组。

在互联网时代,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对某种兴趣或者爱好的执著。目前,越来越多像赵晓这样的“草根翻译”在互联网上行动着:他们翻译外文精华发布到专门的博客或者社区网站;他们的翻译工作完全靠个人兴趣支撑;他们大部分是业余译者,往往都有自己的职业,翻译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做的“无报酬兼职”……

在译言网创始人之一赵嘉敏看来,依靠网友的翻译将外国媒体的精华文章介绍给中国读者,这种简单模式的翻译网站有些乌托邦的意味。“就是觉得中文互联网上的好文章不多,更多的好东西在于一般人看不到的外文世界,有必要超越语言的障碍来了解这样的一个世界。可是单枪匹马看世界显然不行,我们需要一种集结成军的力量。”谈到创办译言网的初衷,赵嘉敏这样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如今活跃在中文互联网上的翻译志愿者,大多是80、90后的年轻人,“比如译言,目前有一半的成员是在校学生,对他们而言,在乎的是磨练自己的英语技能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资讯。之前我们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在‘参与翻译是否以物质回报为目的?’这栏中,超过90%的人都选择了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