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故事
滚动新闻

七成北京人“不动不行” 健身关注心理健康

2009-08-04 17:11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2009年8月8日,中国人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个全国性全民健身日。《北京晚报》与北京市统计局直属的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联手,围绕“北京市民健身意识及方式”展开调查,这是政府统计部门第一次利用现代化调查手段,大规模地对北京市民全民健身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动人”的数字说明,北京人健身意识与方式已经转变,这也是北京乃至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现状。健身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北京人现在是“不动不行”!

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形式,抽样方法为分层概率比例随机抽样(先按区县分层,然后在各个层中参照上年北京市各区县的人口比例随机抽取样本(在95%置信度下,调查误差为±2.0%)。样本覆盖全市18个区县,共计调查3429人。被访者各项基础数据如下:男性1447人,占42.2%、女性1982人,占57.8%。年龄分布:15岁以下(3.9%)、16-35岁(43.6%)、36-55岁(32.6%)、56岁以上(19.9%)。学历分布:高中及以下占56.9%、大专及大学本科学历占39.4%、硕士及以上占3.7%。主要职业包括工人/一般职工(20.8%)、离退休人员(20.7%)、学生(15.5%)、各类干部(11.8%)、专业技术人员(11.6%)等。

七成市民健身意识提高

以前爱“请人吃饭”,现在是“请人流汗”。“打球去吧,场地都预订好了,很不容易才预订上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话语中,有关健身的词语越来越多。

数据:自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北京市民的健身意识有所提高。其中,认为有很大提高的占19.3%,有一定提高的占52.4%,认为没有变化的占26.1%。当问及健身意识提高的主要体现,支持主动健身的人数在增多的市民为93%。

场景:京城一家著名健身俱乐部人满为患,一位常来这里健身的中年人说:“我们都有会员卡,但健身场地都无法得到保证,最好就是预订。”如今的“卡民”不再仅指手持大量银行卡和信用卡的人,也包括拥有多家健身俱乐部健身休闲卡的人。

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说:“以前由于生活条件所限,亲朋之间主要是送礼物、请吃饭,但现在请人锻炼成为时尚,其实就是送健康。”

全市超过七成人在运动

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民中有超过7成人在以不同的方式锻炼身体。

数据:目前有40%的市民经常参加锻炼,30.3%的市民偶尔参加,18.9%的市民很少参加,还有10.8%的北京市民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或健身。

场景:70岁的耿树生老人每天都会到小区附近的健身路径来健身。他说:“我们有个邻居过去就有病,经常来这里锻炼身体后,腰椎、颈椎不疼了。别小看这些细节,时间一长,它对你的影响就大了。”

数据:在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或健身的人群中,因工作、学习忙而影响了锻炼的占58.4%,因没有健身场所而影响锻炼的占14%,还有17.3%的市民不喜欢健身,只有1.9%的市民不锻炼是因为费用的问题。

点评:同时,调查也显示出了一些问题:如健身的场所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公园和社区,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此外,健身消费在居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