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福州 > 福州要闻
![]() |
福州治水兴城的历史篇章:筑坚固的“沿江长城” 2011-03-14 10:13
直至1969年“6·18”洪灾后,当时有关部门再次对上街原有旧堤进行全面加固扩建培厚。此后,上街的堤防又经历了两次“重生”:一次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闽江下游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对福州市区及闽侯至福州段进行全面加高加固,其中就包括上街段,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另一次则始于2007年,持续至今天,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工程,让上街的防洪标准达到了100年一遇。 “防洪堤建成后,大学新区更重要的是防内涝问题”,福州市水利局副局长、市防洪办主任陈济斌介绍,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工程一、二、三期工程,也包括将排涝标准建为10年一遇涝水不漫溢。 溪源江穿过大学新区西侧,每当台风夹着暴雨来袭时,溪源江极易发生大洪水,这也是大学新区内涝的主要原因。“龙王”台风后,上街开始兴建溪源水库,至2008年完工,内涝情况大大减轻。 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排涝工程,包括邱洋河整治,兴建侯官和厚庭排涝站及水闸、榕桥水闸、葛岐水闸等,大学新区的防涝能力再次得到根本提升。邱洋河整治,将邱洋河与闽江连接处打通,并进行疏浚扩宽,让溪源江上游约三分之一的来水量经邱洋河从侯官排涝站迅速泄洪至闽江,成为减轻大学新区防涝压力的另一重要途径。 现如今,闽江下游南港南岸防洪排涝工程已接近尾声,漫步于大学新区的校园内,芳草茵茵,不时听到琅琅读书声。而远处林立的楼盘折射出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这个新区饱受洪涝肆虐的历史已然远去。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