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狂热与自我毁灭的代名词 透视日本神风特攻队

2014-03-10 09:33:30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据英国广播公司日前报道,日本希望通过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神风敢死队员的信件世界遗产称号的方式来永远铭记这些队员。神风敢死队指的是二战期间日军的一群年轻人,他们驾驶着飞机撞向盟军的军舰。
 
如今,神风特工队这个词已经成为与疯狂、狂热和自我毁灭相同的词。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什么原因导致成千平常年轻男子自愿自杀呢?
 
在日本中部城市名古屋城郊一座舒适的房子一位老人。他个子不高,但却充满活力,穿着整洁。
 
89岁高龄的Tadamasa Itatsu目光炯炯有神,握手也很有力。很难想象这位开朗的老人曾经是神风敢死队队员。
 
1945年3月,Itatsu只是一个19岁的飞行员。当时许多美军和英军的战舰和航母正驶向冲绳岛。他的长官让他自愿加入日本声名狼藉的“特种攻击”部队。
 
“如果冲绳被入侵的话,那么美国空军将把它作为攻打日本本岛的基地。”Itatsu说,“因此,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必须阻止这种情况发生。在1945年3月,成为神风特攻队一员是件平常的事。我们所有人都被要求自愿加入。”
 
Itatsu家仿佛就是他逝去战友的祠堂,家里的墙上挂满了模糊的照片,照片上是穿着飞行服的年轻人。在谈话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地说到同一点:这些年轻男子不是狂热分子,他们只是相信他们的义举能够让国家免于灾难。
 
“常识告诉你,你只有一次生命”他说,“那么你为什么要舍弃生命呢?为什么乐意如此呢?但在那个时候,我所认识的每一个人都自愿如此。我们要化身战士,阻止即将到来的侵略。我们的意念鉴定,毫不犹豫。”
 
Itatsu没有死去。当他向南朝他的目标飞去时,飞机引擎坏了,他不得不在海上紧急迫降。之后他返回部队,但他还来不及再执行任务战争就宣告结束。
 
1944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中,一架神风特工队飞机撞向美军战舰。
 
之后的好多年里,他对这段过去绝口不提,并对自己的幸存感到羞愧。他表示自己常常想着自杀,却鼓不起勇气。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他开始寻找逝去战友的家人,向他们要战友寄回家的书信和照片。他收集的物件构成神风特攻队书信的核心部分。
 
这些书信是用黑色的毛笔书写而成的。他小心翼翼地在桌上展开其中的一张,然后开始读了起来。
 
“亲爱的母亲,我很抱歉在我死前再也无法给您尽孝了。但是,作为一名为天皇而死的战士我感到至高无上的荣耀。请您不要为我难过。”
 
还有很多类似的信件。这些信件似乎证实:日本整整一代的男子曾经被洗脑到要自我牺牲,对天皇盲目服从的程度。
 
但其他信件则反映了神风特攻队的少部分人对国家的宣教并不相信,有一些人甚至反对日本的作战行动。
 
其中最特别的一封信来自一位名为上原良治的年轻中尉。
 
“明天,一位民主的信徒将离开人世”他写道,“他看起来也许孤单但他的心却充满满足感。法西斯意大利和纳粹德国已经被击败。独裁主义就好像一栋基石残破不堪的建筑。”
 
世界应当了解神风特攻队信件的哪些内容,以及这些信件应当被授予世界遗产的称号吗?
 
Itatsu认为无疑应该授予。他称这些书信为“传给后人的宝藏”。令人惊讶的是,即使经历了战后70年的时间,他对于发生在自己和战友身上的事情并没有反思。
 
“我从未后悔过,”Itatsu说道,“那些牺牲的人是欣然赴死的。我那时认为活着反而是种不幸。我真的渴望与我的战友一同牺牲。可是,我得集中精力努力保存他们的历史记忆。”
 
在对待战争历史问题上,日本存在巨大的问题。许多政客和媒体人依然频繁地支持荒诞的历史修正主义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日本不是战争的作俑者,所谓的南京大屠杀也从未发生过,而成千上万所谓的慰安妇则是“自愿”成为日军性奴的。
 
 
在大战接近结束之时,对日本城市的大量空炸,特别是在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攻击使得建构日本受害者形象的叙事成为可能。到目前为止,日本是唯一一个受到原子弹攻击的国家。对东京的大轰炸在一夜之间就造成了至少10万平民的死亡。当我们在谈论这些惨状时,常常遗忘或是忽略了它是如何发生的。
 
 
同样,铭记年轻神风特攻队队员可怕牺牲的这种渴望是可以理解的。经常被我们遗忘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这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来源:中国日报网 欧叶 编辑:信莲)


编辑:王菁 标签: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