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新型城镇化

2013-03-11 10:06:38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人多地少是城镇化的最大制约因素,节约集约用地应有更刚性的规划和评价

城镇化进程,离不开土地的支撑。“人多地少是城镇化的最大制约因素。”施耀忠委员指出。

施耀忠委员认为,节约集约用地,应有更刚性的规划控制和评价约束。他建议,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统筹安排和指导城镇化建设各类专业规划用地,发挥各类专业规划控制城镇化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土地供应总量的作用。同时,应构建新型城镇化节约集约用地考评体系,并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除了对新增用地的控制,代表、委员们还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了存量用地的挖潜。赵松委员认为,对城镇化引发的用地需求,并不一定都要用新增建设用地来解决。我国现在的土地利用强度,整体并不高,即使在很多城市内部,可盘活的用地空间还很大。

韩真发委员建议,要严格规范土地收储工作,坚决杜绝土地长期闲置现象的发生。在城镇化过程中,严控开发区用地,将开发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结合起来,将盘活城镇内部存量土地作为重要举措;在扩大城镇规模上,要大力提倡旧城区改造,实行必要的政策倾斜,积极鼓励“城中村”改造。

裴春亮代表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镇化进程中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方式。“建新型农村社区,没占一分耕地!”裴春亮代表透露。据了解,他所在的河南辉县张村乡裴寨社区,覆盖全乡24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预计到2015年,容纳人口1.5万人。社区建成后,老村宅基地全部变成高效农业用地,既节约了用地,又增加了耕地。

相关报道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