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两美国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揭秘细胞表面“聪明”受体

2012-10-11 08:49:01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两美国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揭秘细胞表面“聪明”受体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J·勒夫科维兹(左)与布莱恩·K·卡比尔卡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两美国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揭秘细胞表面“聪明”受体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上关于两位得奖化学家的新闻。

综合外电报道,当地时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美国科学家罗伯特·J·莱福特霍维茨(Robert J. Lefkowitz)与布莱恩·K·卡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的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种与三聚体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受体超家族,其成员有1000多个。与配体结合后通过激活所偶联的G蛋白,启动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并导致各种生物效应。

目前,临床上大约有一半的药物都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发挥其药效的。莱福特霍维茨和卡比尔卡这两位科学家的工作,对于我们理解G蛋白偶联受体如何发挥其作用至关重要。

莱福特霍维茨于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于196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目前担任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并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担任詹姆斯·杜克医学教授和生物化学教授。

卡比尔卡于1955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小瀑布城,于198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目前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以及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教授。

***附:近五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回顾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奖。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准晶体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固体物质结构的原有认识,由此带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生物学等多种有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领域。

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与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而获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2009年,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贡献而获奖。

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来源:中国日报网 陈璐 编辑:柳洪杰)

相关报道

编辑: 陈璐标签: 诺贝尔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