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埃及检方决定暂不将穆巴拉克转移至监狱|孟加拉国女子“自卫”砍下男子阴茎|百年前监狱巧合促指纹识别技术发展|
环球在线>外媒观点
新报:中国国有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2011-06-01 11:11:32      来源:新华国际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出路在深化改革

国企的出路在哪里?一些人开始谴责改革,开始否认1990年代所进行的国企改革。国企所面临的问题尽管和1990年代开始的改革有关,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是单纯地谴责改革,而是要进一步深化国企的改革。就是说,问题并不在改革的方向,而是改革没有得到深化。

如何深化?谴责改革的人很简单,想回到改革前的时代。但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模式已经破产,没有人相信回到那个模式能够解决国企问题。也有些人主张全面的私有化。但私有化既没有政策上的可行性,私有化的实际结果也不见得好。这在俄国和东欧的国企转型过程中就可以看到。回到过去和全面私有化这两种选择都不具有现实性。

实际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来深化国企的改革。首先是进一步的企业化。要搞好国企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企业化在1990年代只走了一步,即法人化。这方面还需要深入。现在国企的管理者更像政治人物,而非企业家。管理者还是具有行政级别。这种制度安排既是政府控制国企的手段,也是国企行为行政化和政治化的手段。行政级别必须去除,使得企业管理者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而非政治人物。政府可以发展出其他的手段来管理国企。

其次,需要给国企设定一个边界。这是原初的设想,即国企必须限制在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国企要从那些不具有战略意义和战略意义不明显的领域撤出来,把这些空间让渡给民营企业。国企的边界非常重要。没有边界,国企就会到处扩张。因为国企的特殊地位,没有其他企业能够与之竞争。这些年央企的毫无边界的大扩张给人一种“普天之下、莫非央土”的感觉。这就出现了无穷的问题。即使国企在边界内,也需要引入竞争来减低其垄断地位和提高竞争能力。国企之间的竞争也不是不可以的。只要是企业,就可以互相竞争。

国企要保持开放性。目前日渐增加的封闭性对国企有百害而无一利。国企要管理得好,就需要同其他企业竞争人才,而开放性是保持和提升人才品质的唯一办法。通过关系网而形成的封闭性只会把人才排挤在外面。越是没有人才,国企越是会依赖其它资源,包括行政和政治权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真正的人才才是国企的竞争力之所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全球十大绝佳摄影秘境
一年的任何季节,一天的任何时段,美丽秘境都为摄影而存在,光线与景色变换多姿 >> 详细

论坛
你是哪种宅男宅女?
喜欢整天泡在网上消遣?方便面能研究出十种以上做法?那你可能正是其中一员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