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周期
大地震发生后,我走访了当地。我又见到了1996年曾在岩手县大槌町结识的消防队员铃木亨先生。
在同铃木先生和其他人聊天时我得知,许多人未能幸免于难的原因在于没有“逃生”。灾难来临时,铃木先生关闭了堤坝闸门,开着消防车在町内沿街呼吁大家“立即逃生”。在堤坝边上工作的人很快逃生并得救。但有的人出于各种原因没有离开,结果都被海啸吞没了。
一般人几乎都有这样的心理习惯,即对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不予以认真考虑,而这往往又是导致事态无可挽回的原因。
有关三陆大海啸我在2006年撰写《技术的创造与设计》这本书时写过。我这样写道:三陆大海啸之后,沿岸地区的居住区被迁移到比海啸到来时的水位高的地方,但现在那里只剩下了两个村落,其他人则陆续搬到了地势较低的地方。人们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海啸以及海啸的危害,但他们还是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定居,因为他们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在有生之年海啸不会发生。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什么事都可能发生,防患于未然才是明智之举。
尽管该地区的居民并未放松修筑防波堤和进行避难演习等例行防灾努力,但仍无法避免灾难发生。
据称重大事故发生的周期为30年。这是因为在事故发生后,人们往往变得十分谨慎,但这种小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漠。一个组织机构保持长期活动总会有人在中途轮换,有关大事故的记忆30年后也会消失殆尽。整个社会与个人、组织不同,相关记忆保存的时间可能会稍长,但经过50年也会淡漠,300年则基本消逝。人类有一种不愿正视自己不想看到的事情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