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海军护卫舰发射舰载反舰导弹。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8年,令世人关注的伊朗核问题在战争威胁、外交谈判和经济制裁中徘徊不前,依然处于僵局之中。
布什政府一直对外宣称,美国致力于以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但不排除对伊动武的可能性。为了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美国不时向伊朗提出“一切皆有可能”的警告。《纽约时报》今年6月报道说,以色列当月早些时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极有可能是为打击伊朗的核设施作准备。消息一出,引起了伊朗的强烈反应。伊朗宣布要给予入侵者毁灭性的回击,对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实施报复行动,并打出手中王牌,即一旦遭袭,就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此后,伊朗也不断举行军演,以增强自身对抗战争威胁的能力,同时也给试图对伊朗采取武力行动的敌人以“警告”。观察家们普遍认为,美国深陷伊拉克、阿富汗战争泥潭,已经无力也无暇再承受另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威胁难以奏效。
尽管战争威胁一直存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待伊朗核问题主要采取的还是谈判鼓励和制裁施压相结合的“双轨”策略。
今年6月,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向伊朗递交了美、英、法、俄、中、德六国提出的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复谈方案。方案中增加了一些经济等领域的鼓励措施,并建议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以换取西方不再追加新的制裁。伊朗一直没有对此方案给出明确答复,只表示愿意以外交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但坚称不暂停铀浓缩活动是伊朗必须坚守的“红线”。此后,索拉纳多次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举行会谈,希望早日获得伊朗对新方案的积极回复。然而,伊朗拒不接受带有先决条件的谈判,坚持不越“红线”一步,使得外交谈判之路一时难以打通。
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松以制裁向伊朗施压。在过去一年中,美国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先后出台了两份针对伊朗核问题的决议,即第1803号决议和第1835号决议。美国也单方面加强了对伊朗政府机构、军队、银行乃至个人的制裁,欧盟也加强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但这些制裁措施并没有改变伊朗的立场,伊朗多次重申制裁不能阻碍伊朗获得核技术。美伊1980年断交后,伊朗一直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制裁对伊朗来说并不新鲜,伊朗也积累了一系列应对制裁的方法和经验。伊朗与西方“硬碰硬”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
在核问题上,伊朗一直以软硬两手对抗西方压力。一方面,伊朗拒绝暂停铀浓缩活动,与西方“唇枪舌剑”,并大搞军事演习;另一方面,伊朗又一直对外作出愿意与西方谈判的姿态,同时多次表示愿意继续同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合作。伊朗的策略目前看来取得了一定效果,伊核问题一直处于胶着状态,为伊朗发展核计划赢得了时间。
美国大选后,当选总统奥巴马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被寄予厚望。奥巴马认为,通过外交手段与伊朗领导人直接接触,比单纯加强制裁更有利于解决伊核问题。这与布什政府宣扬“伊朗威胁论”,拒绝与伊朗面对面谈判的态度有很大不同。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致电祝贺奥巴马当选,也被外界看作伊朗愿意同美国接触的信号。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对伊朗政策毕竟具有延续性,奥巴马就任总统后也未必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11月18日,奥巴马领导班子通过专门网站宣布,下届美国政府“将对所有国家,不论友敌,开展不设前提条件的、坚定且直接的外交”。但同时强调,将“以实在的激励措施和压力做后盾”,以防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由此看来,美国对伊政策将出现何种变化、伊朗又会如何回应成了影响伊核问题未来走向的关键。所有谜题的答案都要等到奥巴马正式入主白宫之后才能给出。(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