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打出了什么
一个月下来,尽管以色列军队再次挺进到列塔尼河沿线,整体上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区,但真主党武装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停火前一天射向以色列本土的250枚火箭就是证明。那么,这场战争的赢家是谁,输家又是谁?
表面上看,这场战争并没有在战场上决出一般意义上的胜负:开战时,以色列被打得措手不及;开战后,真主党被打得出乎意外;停战时,以色列未能彻底消灭真主党武装,真主党也未能守住自己的地盘。
真正的输赢体现在战后格局对谁有利。而战后格局又是通过安理会决议勾画的。
根据安理会一致通过的1701号决议:
1.真主党应无条件释放被俘的两名以色列士兵——真主党“交换战俘”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2.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南部地区的同时,黎政府军和联合国部队进驻,这一地区不再有其他武装——真主党武装将丧失南黎巴嫩根据地;
3.解散一切非政府武装——真主党武装难以继续存在;
4.将黎巴嫩政府的管辖权扩展到黎巴嫩全部领土,由其全面行使主权,不存在其他权力机构——真主党对南部地区的割据状态将彻底结束。
以上4点表明,真主党是输家,因为它不仅没有达到开战目的,反而将被逼出南黎巴嫩;黎巴嫩政府是赢家,因为国家可以重新统一了;以色列是赢家,因为黎巴嫩政府军和联合国部队不会向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北部边境的安全从此有了保障。
然而,这只是纸面上的输赢。真主党武装还存留过半,几千枚火箭还没有发射出去,解除真主党武装的具体措施还没有制定出来。在黎巴嫩政府军和联合国部队进驻之前,以色列军队的阵地和真主党武装的据点依旧在黎巴嫩南部地区犬牙交错,冲突随时可能再次爆发。
但新格局已被勾画出来,黎巴嫩局势有望发生彻底改变,这一改变将直接影响整个中东局势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