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英特工常去美执行秘密任务 中情局介入调查|卡特携美国公民回国 朝表示愿重启六方会谈|美媒盘点十大不可思议未来能源|
美国保守派大规模集会反对奥巴马
2010-08-29 11:21:23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8月28日是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说47周年。这一天,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来到华盛顿特区,参加有争议的美国广播主持人格伦·贝克在华盛顿组织集会。这次大规模集会活动地址也设在当年马丁·路德·金演说的相同位址──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

贝克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发表了讲话,上万名民众站在国家大草坪上聆听他的讲话。当贝克说,今天是美国“开始重回上帝怀抱”的一天时,人们挥舞着美国国旗,并发出欢呼声。他说,集会是为了恢复美国传统价值观。他在集会上表示,美国迷失方向已经很久了,“今日美国开始远离上帝”。贝克还赞扬了遭暗杀的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1963年的这一天,马丁·路德·金在这里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

前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也发表了讲话,呼吁美国人拒绝某些人企图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做法。她把这次集会同马丁·路德·金的那次集会相提并论。组织者说,这场名为“重建荣耀”的集会将向美国军人和所有代表“正直、真理和荣耀建国原则”的人们致敬。这场集会吸引了数千名共和党人及保守的“茶党运动”的支持者。虽然贝克说这不是一个政治性的集会,贝克坚称这个活动的时间安排纯属巧合,但他曾说这是“天意”。但集会已经引发争议。

格伦·贝克何许人也?

现年46岁的贝克精力充沛,言谈风趣,善于自嘲,很有讲故事的天分,是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的著名评论员,而眼下,他已经成为美国最热门、也最有争议的评论家。

格伦·贝克成长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北边的弗农山。8岁生日那天,他从妈妈那里得到一件礼物,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大萧条时期和二战期间的电台录音集。从此,小格伦如果不是在表演魔术,就是在模仿电台主持人说话。到了18岁时,他已经是全美前40的节目主持人,辗转美国各地,包括普罗沃、华盛顿特区、路易斯维尔、凤凰城、巴尔的摩和纽黑文。

2009年1月,贝克开始在福布斯新闻网做同名节目《格伦·贝克》。节目在奥巴马宣誓就职前一天首播,之后,奥巴就成了他最大的靶子。贝克因为偏激观点出名。尤其出名的是他曾把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为“种族主义者”,说奥巴马“对白人心怀憎恨”。

近来,他不止一次地在节目中对听众说道:“我感到害怕,你们也应该感到害怕。”他害怕奥巴马对白人有根深蒂固的仇恨,甚至在其节目中公开声称奥巴马是一个隐藏极深的“种族主义者”;他害怕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都极其腐败,而且这种腐败正在像瘟疫一样传播。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美国人或许有充足理由感到怀疑、恐惧和愤怒,而贝克俨然已经成为这种种情绪的代言人。

根据《福布斯》杂志的统计,贝克去年总计进账3200万美元。和福克斯新闻网签署的3年合同只是他收入的一小部分——每年200万美元。美国电视娱乐界出书成风,贝克也不例外。贝克一年仅版税就达1300万美元。除了政论,他还写小说和儿童读物。他的6本书中达5本都是《纽约时报》新书第一名。

保守派集会遭到民权人士反对

美国保守派组织的这次集会受到民权运动人士的批评。尽管贝克坚称活动安排时间纯属巧合,但包括民权运动者在内的批评者质疑这名主持人的动机。民权领袖谴责“恢复荣耀”集会。他们说,不应该让这些人在马丁·路德·金博士发表“我有个梦想”的地方举行这种集会。民权人士也同时组织了一次反对这次集会的游行,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不同观点。

就在美国保守派组织这次集会的同一天,美国非裔民权领导人在华盛顿的另一处地点举行集会,谴责贝克和他发起的“恢复荣耀”的集会。他们说,这项活动有损马丁·路德·金遗留给后人的精神。美国民权领袖夏普顿牧师对聚集在华盛顿特区一所高中出席“重拾梦想”集会的几千名民众说,另一场集会上的人想要破坏这一天,但是“我们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做”。他还说,出席美国广播员贝克领导的较大型的“恢复荣耀”集会的人正是那些曾经谴责非洲裔美国人为民权举行游行的人。

夏普顿牧师敦促聚集在当地一所高中的民众继续开展马丁·路德·金为社会正义和族裔平等而进行的战斗。出席夏普顿牧师“重拾梦想”集会的几千名民众游行前往国家大草坪上拟定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建造纪念堂的地点。参加贝克集会的民众和对立的抗议者之间出现了一些轻微的口头对抗,并未发生重大冲突。尽管如此,有评论指出,随着美国中期选举和临近,民主、共和两党针锋相对的斗争可能越来越多。共和党及其盟友“茶叶党”反对奥巴马的活动也会越来越频繁。

(来源:人民网 编辑:陈璐)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惊艳全球的照片
这是在匈牙利拍到的,一只鸟正在捕食大黄蜂。还有意大利火山爆发时的场景,犹如烟火表演。 >> 详细

论坛
中国历代威武的戎装
与当代军服相比,古人的军戎服饰更多地承载了对冷兵器的防御功能,并不断演化。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