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份报章于2013年6月11日在头版报道了此消息,并为此发表了社论文章。
《星岛日报》社论:泄密者斯诺登选择香港作为避难所,为香港的言论自由提供了免费宣传。
《成报》社论:美国号称世界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度,但从斯诺登揭发出来的“窃听门”事件看,似乎浪得虚名。
《明报》社论:斯诺登藏身香港,其去向肯定会与美国当局展开一番角力,港府严格依法处理,抑或顺从美方要求轻易交出斯诺登,会成为检验高度自治甚至一国两制的试金石。
《南华早报》社论:斯诺登选择在习奥会退出不久就公开透露事件,时间选择上耐人寻味。这一事件使中美关系和香港的信誉都受到考验,尊重公众权利和自由以及司法制度是香港的优势,香港也应特别注意其历史地位和角色。
《文汇报》社论:斯诺登事件再次暴露美国政府在人权、自由、反恐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凖,自己暗地里肆意侵犯人权和自由,却道貌岸然地指摘别人,充分暴露了美国政府的虚伪、霸道、自私,难免引起全世界的反感。[8]
中国各界对告密的评论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称美国一直以来成为自由思想和创造力的中心,但”监控门”对国家权力的滥用与文明社会标准相悖,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权利拱手让与他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被给予这样的信任。中国不行。美国也不行。"西方国家起码有法律制约政府对取得的公民个人信息的使用,在中国不是这样,公民几乎是全裸的。对权利的侵犯可以彻底毁掉一个人的生活,我不认为这样的事情会在西方国家发生。
中国银杏技术咨询创始人郝培强说揭秘政府监控项目的斯诺登的出现让人颇感意外。他表示已经看到到中国官媒借此事件对美国的指责。他认为艾未未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监控门"事件可能使中国本已有的监控找到"借口",以让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更加没有边界的去监控公民的个人信息,这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新浪微博多数用户支持爱德华·斯诺登。 许多微博用户反对爱德华·斯诺登的引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