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星期日每日电讯报》8月28日报道,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曾希望按照美国布什政府的“旨意”延长自己的首相任期,并试图扶持时任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戴维•米利班德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不过事与愿违,时任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最终接替布莱尔走进了唐宁街10号。
《星期日每日电讯报》援引英国政府可靠消息人士的话称:“(布什政府时期的美国国务卿)赖斯在与布朗的首次会面后,向白宫表达了自己对布朗的不满。唐宁街10号此后陆续收到白宫传来的消息,美国政府对布朗能否胜任(英国首相)表示严重的怀疑。这不仅是白宫政要的担心,还有很多美国商界精英也持这样的看法。”
布莱尔在多次听到布什政府担心与继任首相布朗的合作会有“大麻烦”后,开始“密谋”延长自己的任期。他希望至少能延长到2008年,也就是美国大选之年。2006年夏天,在布莱尔访问美国并与布什会面后,工党党内人士开始注意到了布莱尔的留任决心。而后,布莱尔曾在一次采访中否认自己有卸任的计划。
工党内部正是看出了布莱尔的这一意图,加之他们不满布莱尔对美国“言听计从”的外交政策,在布朗及其支持者的“逼宫”下,布莱尔最终于2007年6月27日辞去了首相一职。之后继任的布朗则开始实施独立于美国的外交政策。
不过,布莱尔的发言人于8月27日晚否认美国曾向布莱尔发出这样的“旨意”。虽然对于布莱尔与布什之间当时是否存在这样的“默契”,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一爆料似乎可以解释布什政府为何对布朗一直都不感冒。
(来源:中国日报网 王妮娜 编辑:婧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