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分析人士称应关注宏观经济数据的“闰年效应”

2013-05-06 09:44:46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7.7%,低于几乎所有人的估计,而且低于去年4季度的7.9%,大家期待中的经济复苏“全无迹象”,从其他一些重要经济数据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为12.4%,较2012年14.3%的全年增速大幅下降。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9.5%,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2.1个百分点。受数据影响,股市当天大跌,上证指数应声跌破2200点。数据公布后,有诸多专家解释了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各家研究机构根据新的数据开始新一轮的预测调整。

今天宏观经济数据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对数据的解读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当然最重要的是经济和货币管理当局的宏观政策调整也相当程度依靠最新的经济数据,所以数据的尽量客观准确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对数据的正确解读也许同样重要。笔者注意到,有一个可能影响数据的因素鲜被提及——闰年效应,去年一季度有91天,今年只有90天,短短一天的差距,相当于少了1.1%的时间,却足以大大影响许多数据的对比,甚至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

考虑闰年效应,其他一些重要经济数据的表现如何呢?一季度官方公布的工业增加值(9.5%)与消费品零售总额(12.4%)的增长,经闰年调整后,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比官方公布高出1.2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65%,也比官方公布高出1.2个百分点,所以闰年效应的存在也许让股市“误读”了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

闰年效应并非新事物,对于闰年经济效应海外也有报道提出过,美国经济核算局存档可以追溯到1930年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发现20个闰年中有15个闰年的GDP超过年均增长率。GDP低于平均增长率的年份只有其中的5年。中国的情况按笔者统计,从1996年至今,除2005年外,闰年后次年的GDP同比增速均低于前一年,可见GDP增速的闰年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相比对年度数据的影响,闰年效应对季度经济数据的对比甚至月度经济数据对比造成的影响更大得多了,以至于如果不加以矫正将导致对数据的错误解读。

因为闰年效应的存在,官方公布的闰年一季度数据常常会较大高估经济增速,相应次年又会较大低估经济增速,从而甚至可能导致对经济形势的误判。比如2009年1季度,因为闰年效应低估GDP增速1.2个百分点,可能导致对经济回升的认识不足,经济刺激政策如果继续加码,就可能导致经济过热。文/兴业全球基金总经理杨东

编辑: 陈璐 标签: 宏观经济数据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