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断上涨的房租,政府应增加公租房的供应。但一个新的现象是,在全国各地都在建设的公租房中,已有的公租房不是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就是价格比较贵,年轻人很少有住进去。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他曾做过调查,发现许多年轻人宁愿花三分之二的收入来租房,也不愿意去住公租房。他们的顾虑在于公租房面积太小,位置太偏,选择性太少,质量也堪忧。此外,他们还担心,公租房是中低收入人群集聚的社区,环境可能不利于孩子成长。
辜胜阻建议,政府公租房建设要广开渠道、多样化筹措社会房源。而且公租房应该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年轻人的居住习惯和工作生活规律。他指出,贵阳首创的收储社会闲置房作为公租房的“租赁模式值得借鉴。
解决租房问题,扩大房源是关键。各级政府应以政府为主导,公办民办相结合,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并用廉租房政策解决公租房的租金价格问题。
此外,应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采用公司化、股份制的模式,调动城中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经过重新规划建设,将部分城中村改造成为规范的房屋租赁村,实现双赢。
一路上涨的北京房租,让十数万的蚁族人生之路多了几分艰辛。针对北京市外来人口特点,以及在北京读书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北京市应及早谋划,统筹安排,在公租房建设,租房市场管理上下功夫,让蚁族们不再来回迁徙,不再承受不断上涨的房租之苦。文/邹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