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预期与建议
综上所述,一季度水泥产业景气状况呈平稳运行态势,预警灯号回归至“绿灯区”运行。预计二季度,随着国家对水利建设、高铁投资的增加,新开工项目的增多,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等因素的推动,水泥产业生产经营前景将会进一步趋好。
从具体指标看,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回暖,预计二季度预警指标中,水泥产业利润合成指数可能从“绿灯”变为“黄灯”,水泥产量可能从“浅蓝灯”变为“绿灯”,水泥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可能从“浅蓝灯”变为“绿灯”,其他指标的灯号将保持不变。预计2011年二季度水泥产业的发展可能再次进入偏快的“黄灯区”内运行。
应该看到,原材料、人力物力成本的上涨以及节能减排压力的加大,今年水泥行业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水泥产业,“十二五”既面临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也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和完善水泥产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我国水泥产业长期存在着能源、资源消耗高且环境负荷重的局面,水泥产业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工作任重道远。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推广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逐步建立水泥产业碳排放基础数据库。
第二,提升行业效益,发展优质低耗的水泥产业。以往大量生产水泥,其经济效益并不高,对资源是一种浪费。水泥产业应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继续增加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水泥生产能耗指标、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行列标准的同时,获取比较合理的利润,从而在产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供需关系,使水泥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第三,进一步提高水泥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我国水泥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还很低,要深化重组,支持大企业的发展。要杜绝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规模,引导企业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并购理性化。
注解:
①水泥产业由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水泥制造业和水泥制品制造业组成。本报告统计范围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00家和3600家。
②2005年水泥产业的预警灯号基本上在绿灯区,相对平稳,因此定为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的基年。
③季节因素是指四季更迭对数据的影响,如冷饮的市场销量随四季气温年复一年发生周期变动。
④随机因素亦称不规则性,如新政策实施、宏观调控、自然灾害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
⑤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90×平均应收账款/季度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