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行业运行稳定 产量增速放缓
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1年一季度,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为103.0点(2005年增长水平=100),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微降0.1点。中经水泥产业预警指数为113.3,较上季度下降10.0点,由偏快的“黄灯区”回归至正常的“绿灯区”偏暖区域运行。
从行业经济运行的具体指标看,一季度,水泥产量、出口额、利润总额同比增速有所放缓;水泥产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大幅提升;水泥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及从业人员数同比增速均有所上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国水泥颗粒物排放在2009年基础上再降50%,大城市周边的水泥企业基本形成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的能力,使水泥产业转变为兼顾废弃物处置的新兴环保产业,这将促使水泥企业加速淘汰落后生产线、加快战略重组的步伐。
通过对水泥产业景气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分析,预计2011年后三季度,水泥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发展空间广阔。水泥需求将不断增加。从短期看,由于天气转暖后需求回升,水泥价格将呈现逐步企稳回升态势;从中长期看,因淘汰落后、抑制新增产能、保障房与小城镇化建设等产业政策举措严厉实施,水泥供需状况将逐步改善,行业竞争态势趋于健康,将引领产业景气继续平稳上行。2011年一季度,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水泥产销增速放缓,随着新开工项目的增加,预计2011年二季度,水泥的市场需求将逐渐转旺。
景气状况基本平稳
景气:2011年一季度,中经水泥产业①景气指数为103.0点(2005年增长水平=100②),较上季度微降0.1点,表现为平稳运行态势。
在构成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的6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③,保留随机因素④)中,水泥产业从业人员数增加,同比增速加快;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税金总额减少,但同比增速加快;水泥出口额及利润总额减少,同比增速放缓。
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为104.4点(见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较上季度微降0.1点,比未剔除随机因素的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见红色曲线)高出1.4点,说明了国家节能减排、拉闸限电等一系列政策对水泥产业的调控作用明显。
预警:2011年一季度,中经水泥产业预警指数为113.3点,较上季度下降10.0点,由偏快的“黄灯区”回归至正常的“绿灯区”偏暖区域运行。
水泥产业预警指数回归至正常的“绿灯区”偏暖区域的主要原因,一是从需求角度,一季度水泥需求进入淡季,受此影响,新开工项目减少,北方大量在建项目停工,因此水泥的库存大量增加,产量增速放缓;二是从财务数据看,受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水泥产业利润同比增速较上季度有所放缓。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水泥产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的大幅上涨,将会使一些指标走高,预计随着二季度市场需求的转旺,水泥产业预警指数将会持续处于高位。
灯号:2011年一季度,在构成中经水泥产业预警指数的10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中,位于“绿灯区”的有3个指标,即水泥出口额、水泥产业利润合成指数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位于“浅蓝灯区”的有2个指标,即水泥产量及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位于“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即水泥产业应收账款(逆转);位于“红灯区”的有4个指标,即水泥产业从业人员数、税金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及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与上季度比较,水泥产量由“绿灯”转为“浅蓝灯”;水泥产业利润合成指数由“红灯”转为“绿灯”;水泥产业税金总额由“绿灯”转为“红灯”;水泥产业产品销售收入由“黄灯”转为“红灯”;水泥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由“红灯”转为“浅蓝灯”,其他指标灯号不变。
一季度是水泥产业的传统淡季,由于水泥下游行业需求的降低,致使水泥产量同比增速放缓,库存增加。受此影响,本季度水泥产业预警灯号变为正常的“绿灯”。但从处于“红灯区”的4个指标来看,水泥产业依然保持较好景气度,尤其是水泥产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又创新高,在供需状况持续向好的条件下,预计2011年二季度中经水泥产业预警灯号可能再次进入“偏快”的“黄灯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