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披,晋文公时权阉,早在文公即位前就已受到重用,甚至曾奉骊姬之命,刺杀尚未成为国君的晋文公,失败未果。令人惊奇的是,晋文公即位后,寺人披又受到文公的宠信,成为晋文公的近侍,晋文公还经常向他问讯官员人选。他在晋献公时代还亲自带兵征伐蒲国,可见也是权焰极盛的一代阉宦。
除寺人费、竖刁、寺人披,齐灵公时期的宦官夙沙卫,也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宦官。他同样深受灵公宠信,参与军国大政,并且时常能够左右齐灵公。有一次,齐国侵略莱国,莱国用几百匹牛马贿赂了夙沙卫,夙沙卫就怂恿齐灵公停止了侵略莱国。后来在晋、齐战争中,他又一次为齐国出谋划策。齐灵公死后,他甚至起兵反对新即位的齐庄公,兵败后被酷刑处死。上述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记有真名实姓的宦官的事迹。可以说到春秋时期,宦官这一社会群体已经在政治上崭露头角,成为一股特殊的政治力量。而寺人披、竖刁、夙沙卫,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权阉代表。
早期中国阉宦出现的原因
魏特夫先生曾经说过:“他们比较标准的体格(应理解为失去性能力)使得他们更适合于担任专制君主权力在各地的代表。”理解这句话,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待早期中国宦官的起源。一般说来,宦官的出现都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宦官现象的出现,必须是在私有制、阶级社会产生以后,而且是相当于“东方专制主义”的国家地区内,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君主专政时代。在中国,人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从夏商周时期开始,宦官在中国就已经出现。史书所说:“自书契以来,不无阍寺。”这里的阍指宫门,阍寺就是指看守宫门的阉宦奴隶。
其次,宦官现象出现在男性中心家天下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男子“家长”成为政治的权威,掌管着人的生杀予夺大权,众多女性成为男性主人泄欲的工具,使得宦官这一群体的出现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