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江门援疆医疗队再出发 3个多月挽救36条生命

2015-03-18 14:51:46 来源:援疆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3月16日,由江门5名医疗专家组成的援疆医疗队,出发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将在当地开展卫生援疆工作。这是已是江门派出的第二批援疆医疗队。此前,前往新疆的首批援疆医疗队队长何相成前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生活上难以适应,但能够去援疆,促进当地卫生事业的发展却很开心。何相成向记者回忆了他们援疆的那几个月……

饮食嗜辣、天气干燥为援疆慢慢克服

何相成是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今年36岁,副主任医师,擅长内科,是江门首批援疆医疗队队长。谈及去援疆的那段日子,除了工作,何相成最大的印象就是生活上的不习惯。“新疆的饮食习惯、气候条件,都跟江门大不相同。我们吃得清淡,新疆人喜欢吃辣,我们第一批医疗队共有5个人,其中3个是广东本地人,刚开始很不习惯。”何相成说,为了解决饮食的问题,早饭、晚饭,队员们就自己做着吃。因为工作的原因,中午时间紧张不方便做饭,他们就凑合着跟着当地人吃辣的,过了一段时间倒也习惯了。

相比饮食,气候的差异则更让他们吃不消。江门气候湿润、温暖,新疆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太干燥了,刚过去时,我们的皮肤会脱皮,用了护肤品什么的,都没有用。后来,也就慢慢克服了。”何相成笑着说,他们是去年10月份过去的,当时,气温还不错,与江门相差不多。可到了12月,当地夜间的气温低至零下15到16℃,“晚上,我们就少出去,加上房子里有暖气,感觉会好一些”。

“传帮带”促进当地卫生事业发展

从2014年10月15日出发,到2015年1月25日归来,首批援疆医疗队援疆时间长达3个多月。首批援疆医疗队5名队员,分别是内科、麻醉科、消化科、儿科、妇产科的专家,3个多月里,他们通过“传帮带”促进当地卫生事业的发展。

“我们坐门诊时,都会带一个当地的医生在旁边观察学习;主要是带教查房,教他们一些病房的管理知识,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何相成说,通过3个多月的管理及持续改进,当地医院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已规范化,病例书写质量及科室急救能力大有提高,科室急救抢救成功率达96.3%.

据统计,3个多月里,江门首批援疆医疗队共开展手术16台、麻醉31例、胃镜48例、抢救危重病人36人、组织疑难病例讨论12次、带教查房2650余人次,他们受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卫生局的高度评价,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的称赞。

奋战数小时 挽救维吾尔族患者生命

谈及当地工作环境与江门的差别,何相成表示,两边的工作差不多,但是,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因此,一些重症患者可能看不了病,“作为医生,我们觉得很无助”,但一旦成功抢救了患者,大家都很开心。

2014年11月27日,队员们上午刚抢救了一位急性左心衰患者,下午3点半,当大家正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回宿舍好好休息一会,却突然收到信息,病房有急救。大家迅速反应,飞奔回病房。一维吾尔族患者突发心室颤动、心跳骤停,情况非常危急。何相成迅速组织医院包括内科、麻醉科、护理部、功能科室等医务人员进行抢救。3个小时后,患者终于恢复窦性心律。成功了!喜悦的心情洋溢在现场所有医务人员的脸上。复律只是抢救成功的一小步,患者仍没苏醒,患者仍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高血糖、无尿等危急情况。低温治疗、脱水、防治抽搐、抗凝……当晚7点50分,患者出现眨眼;8点36分,患者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当疲惫的医务人员走出病房那一刻,焦急地在病房外等待的患者爱人和儿子拉着医务人员的手连声说:“谢谢医生”。

编辑:于熙 标签: 医疗队 何相成 复律 病房 医务人员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长沙一57层高楼12天建成 可抗9级地震

重庆:到2017年建成千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济南高校食堂变自习室 边学边吃

京辽球迷现场发生冲突 安保介入平息混乱

精彩热图

贵州万斤鲶鱼散落一地 公路瞬间成鱼池

68具在韩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将于3月20日装运回国

吉林8岁白血病男孩刘梓曦医院里圆警察梦

重庆8个月大“猫坚强”后肢丧志行走功能仍顽强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