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旧城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
着力于旧城整体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活力的提升,采取相应的改造策略:置换用地功能,增强发展活力;调整路网布局,疏导内外交通;保护历史风貌,美化景观环境;增加绿地与公共空间,完善配套设施,促进综合防灾系统和生命线工程建设。
历史文化保护采取实体保护和非物质文化报护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历史建筑、旧城街巷格局和古树名木等的保护。
十、环境保护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筑系统安全的绿色生态格局。以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改革和创建节约型社会为主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到2020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全面控制,基本建成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建成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标准。规划按照“分区控制、分类指导”的原则,并依据国家标准划定中心城区内的水、空气和声环境三类综合环境功能区。
十一、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
供水工程:2020年乌鲁木齐市域范围内总用水量为207万立方米/日,中心城区城市最高日市政综合用水量为180万立方米/日。新建和扩建水磨河水厂、西山天山源水水厂等5个水厂,完善城市输配水管网。
排水工程: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80%以上,其中乌鲁木齐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重点建设老城区截污干管及新建地区污水干管。
供电工程:2020年,中心城区用电量331亿千瓦时,年最大用电负荷4935万千瓦。扩建和新建红雁池第二发电厂等电厂。
邮政和电信工程:2020年,预测固定电话用户225万户,普及率93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267万户,普及率96%。中心邮政支局按片区或组团设置,保护和完善广播、电视、军事设施微波通信的使用和安全需要。
燃气工程:2020年,规划气化率为99%,预测总用气量为37.0亿立方米/年。
供热工程:2020年,预计全市总供热面积达28000万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供热占50%;大型燃煤集中供热占5%;清洁能源供热占40%;分散供热占5%。规划热负荷约为16531MW,以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房供热为主,以电、气、油供热为辅。
环卫工程:2020年,生活垃圾量约为4440吨/日,生活垃圾收集逐步采用分类收集,减少垃圾处理量,实现垃圾收运的分类化、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处理。
十二、城市防灾
坚持“预防为主”,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健全全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形成全市协调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市整体防灾抗毁和救助能力,确保城市安全。建立全市协调统一的灾害监视、预测、预报、预警、情报信息平台、指挥和救援等综合网络。重点加强防洪、消防、抗震、人防工程建设。中心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地下空间设施应与人民防空建设相结合。
来源:人民网(记者 赵婷)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