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文化旅游
百年清华:从中国“红色精英摇篮”迈向世界一流学府
2011-04-22 08:56:49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担任中央纪委书记后,反腐倡廉成为吴官正的主要工作,在这方面他也不忘找母校“取经”。吴官正曾多次与清华大学廉政研究室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清华大学在廉政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2001年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吴官正还向母校发去了贺信:

尊敬的王校长大中同志:

尊敬的贺书记美英同志:

我收到母校寄来的90周年校庆庆典“邀请函”,十分欣喜!谢谢你们的邀请。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去母校参加这一盛典活动,备感遗憾。唯有忠诚党的事业,努力工作,才能报答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才是对母校90华诞的最好祝愿。

清华学子的心声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1935年9月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1937年肄业。在清华,他与比他低一届的陈舜瑶相识相爱,并相伴一生。陈舜瑶后来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2004年4月,由清华校史研究室编写的《清华革命先驱》系列书出版,系统介绍了清华地下党组织活动情况。宋平为此书题写书名并作序言。他写道:“我深信,这对了解、研究清华党组织的历史,继承和发扬清华党组织的优良传统,教育清华广大师生和校友以及把清华办成世界一流大学,无疑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相信在当前全国党建研究中也会起积极作用。我热切期望清华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校友,踏着清华革命先驱们的足迹,勇往直前,不断超越,发愤图强,在各自岗位上,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1年3月20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党委书记胡和平等人专程看望了宋平和陈舜瑶夫妇,向他们汇报学校的发展情况和百年庆典的活动安排。两位老人对母校充满感情,愉快地回忆起当年在学校时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等都是清华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心系着母校的发展。

“人在天涯,难忘清华。”这句在清华引起广泛共鸣的话语,道出了每个清华学子的心声。

清华精神核心是“责任”

究竟是何种原因让清华“领袖辈出”?百年来清华孕育了怎样的内在精神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校史编委会副主任、原校史研究室主任田芊教授,请看他的解读。

环球人物杂志:一所大学最核心、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她的精神。您认为清华精神是什么?

田芊:清华起初是用美国退还给中国的赔款建立的,美国政府的本意是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培养一批认同“美国精神”的人,结果学校偏偏又建在了被英法联军洗劫过的清华园和近春园。清华的成立与国耻有关。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在清华学习和工作的人,或许比别的学校的人多了几分忧国之情。清华的建立与辛亥革命同年并非巧合,那是中国最衰败的一个年代。历史既然选择了清华,清华也要承担起振兴中华之责任。

“育人,爱国,奉献,责任”是清华精神的精髓。

清华精神的根本是育人,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清华培养人才并非以培养领导为目标,而是培养各行各业千千万万的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

清华人的天职是奉献,要做对国家、社会可信而有用的人;清华精神的灵魂是“责任”,这是时代责任感,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负责。

环球人物杂志:在当今时代,清华精神与清华校训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田芊:清华校训是清华精神的一部分。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14年,梁启超先生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周易》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后来便成了清华的校训。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非法公关
>> 详细

各地新闻
李克强在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坚决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 4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出席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家版权局回应百度侵权:要求尽快出整改计划
卫生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基本一致
 
视觉